文章字数 / 1793字
阅读时长 / 5分钟
我是前阵子,情绪低谷期,从身边的人得不到想要的救助,就只能自助啦~找了这本挺出名的《被讨厌的勇气》,它是一本大众心理自助手册。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书中挺多理论都蛮反常识的,一度让我很不能理解!偶尔觉得它心灵鸡汤、偶尔觉得它说的“导人向善”的理论,~
但还是不乏一些观点,给我很多启发,至少在人生观、世界观方面,会豁达一点,所以就分享出来一下下~
0/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1/
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议论,因为我们无法干涉左右,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所能够做的就是: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
2/
我们认为无法改变自己,是因为相信“原因论”——因为以前遭遇了什么,所以导致了自己现在这样。
但其实,并不是过去的某些原因,决定了现在的我们。而是我们先有了一个目的,才出现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的对应的情绪。
🌰举个反例子:残奥运的奥运健儿,过去的不幸确实对他们造成了影响,但是他们会从过去经历中,按自己的理解,去重新定义他们的过去。他们并不因为他们的身体缺陷,让自己有理由自暴自弃。
3/
人面对人生课题问题,并不是没有能力解决,而是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
4/
没必要特别积极地肯定自己,不是自我肯定而是自我接纳。
🌰书中举的例子:
对得了60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这就是自我肯定;
在诚实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这就是自我接纳。
5/
书中的青年不爱自己,觉得只有改变自己,成为自己羡慕的别人,才能爱自己,从而解决自己不幸福的问题。
阿德勒说:“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你之所以想要变成其他什么人,就是因为你只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你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想想《泰坦尼克》里,一穷二白小人物jack,凭靠自己唯一的东西(赢得一张船票),登上了船,才有机会邂逅贵族小姐rose。(虽然最后挂了~)
6/
不是你不能改变。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人时常在选择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你把自己说成不幸的人,还说想要马上改变,甚至说想要变成别人。尽管如此还是没能改变,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你在不断地下着不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决心。
7/
与其要改变性格,不如说是改变生活方式。如果说改变性格,就带有“不可改变”感觉;如果说是生活方式、世界观,就有改变的可能。
不是不能改变,只是因为改变,需要承担不确定的风险,所以即使对目前的现状不满意,也还是选择熟悉的现状。我们也不是没有能力改变,我们是缺乏勇气。
8/
如何改变生活方式?去做。
做的过程中,有好的反馈(有所成长),有坏的反馈。不适合,那就调整,换一条道路。总之,就是会有发展。如果怕梦想破灭,老是用各种借口,实际上是把简单的人生,变得复杂。
9/
世上并不都是好人,在人际关系相处中,也会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但这只是攻击我的“那个人”有问题,而绝不是“大家”的错。
只凭事物的一部分就来判断整体的生活方式,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是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
10/
幸福是什么?幸福即贡献感。
“感受”到自己对他人有用,就是贡献感,这是一种主观上的贡献感。
11/
自卑感人人都有。自卑感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阿德勒所说的「自卑感」是人想要“追求优越性”,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希望进步”或者“追求理想状态”。
但是自卑感越强,人就会变得越消极,最终肯定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就会成为「自卑情结」。
🌰举个例子:学历不好,所以下定决心,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去弥补,那是好事。但用“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来当做借口,是不可行的。
所以要区分好自卑感和自卑情结。合理利用自卑感,可以促使我们进步;陷入自卑情结,就有合理借口让自己变消极。
12/
不管结果如何,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有承担失败后的勇气。毕竟,没有人能保证完全的成功,我们只能保证自己能有接受失败的勇气。
只有你开始改变的那一步,你才有机会,真的能改变。我们跨出的那一步,不是因为看见了希望的可能,而是有了承担失败的勇气。
13/
人生意义没有一个普遍的标准。如果硬要追求人生有何意义,那人生的意义也只能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认真过好自己的每一个当下,人生的意义就会逐渐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