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阆中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但游人去阆中,大都是奔古城去的,因为阆中古城是中国保护最好的古城之一。其实,古城周边也有众多可看的地方:大象山摩崖造像(大像寺)、文昌阁、观音寺、永安寺、玉台山石塔、天宫院等,前几处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不喜欢来去匆忙,好不容易来到阆中,能看的尽量看看。这些景点都有公交通达,但费时,幸有朋友开车陪同,方便了多了。
完全没想到,阆中也有大佛像,它就在嘉陵江边大像山麓的大像寺里,寺院也就俗称大佛寺了。
佛像凿于唐代宗末年,高9.88米,身着鎏金仙衣,衣褶流畅逼真,赤足长1.8米,踏于莲花之上,仪容端庄慈祥。五代时(921年),在大佛身后添刻了均高10.02厘米 的小佛像4700余尊,工艺精湛,排列整齐,煞是威严。
大佛旁的山崖上还有石窟和石刻,绵延150余米。石窟里也有经幢和佛像,石刻从唐到清,有20多处。
出大像寺左走,山崖上有间小庙孤零零,朋友说是药王殿,祭祀唐代大医家孙思邈。传说孙医仙在这里采药时遇到伤虎,他医好老虎,老虎报恩给他当了坐骑……附近崖壁上有“虎溪”二字,即根据这个故事而刻,字高5米、宽4米,恢宏刚劲。
阆中文笔塔(也叫白塔)是当地又一标志性建筑。塔建于明末,青石塔身,通身布上白灰,八边形锥体。塔高29米、十三层,密檐式与楼阁式结合, 其中六层有螺旋梯道,可登临远眺。汶川地震中,白塔被拦腰折断,仅余六层,2009年恢复如前。塔下空地不少,树影婆娑。
塔下有香城宫,是头些年重建的,但香城宫前的桂花树已有百岁。最喜欢四川的,就是有空地的地方就有茶座。百年桂树下更少不了茶座,品茶聊天,惬意非常,时光也慢了下来。
历史上和阆中有关的名人不少,最出名的除了张飞,还有西汉的落下闳、唐朝的袁天纲(袁天罡)和李淳风。
大名鼎鼎的西汉天文学家、数学家落下闳就是阆中人,阆中锦屏山观星楼前,有落下闳像。
落下闳创制了浑天仪,形象地展示了宇宙模型;他参与(主要参与者之一)创立《太初历》,首次把二十四节气纳入,首次确立孟春正月为岁首,从而奠定了春节的基础。此后,人们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元日”“新年”,阆中也被称为“春节发源地”。
袁天纲、李淳风晚年先后定居在阆中,他们都精通天文、历算、阴阳、道家学说。为纪念他们,后人修建了规模不小的天宫院,现为省级文保单位。
天宫院建筑群在阆中市天宫乡,始建于唐代,现存万年台、牛王亭、正殿、观音殿等建筑,是明英宗时(1459年)重建的。正殿为双重檐歇山式屋顶,台梁式屋架,用料粗大,面阔五间19.4米,进深五间19.3米,保存完好。
天宫院和周边的天宫古镇、西河古街、九曲太极水、推背园等,组成了我国唯一一处以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区——天宫院景区。
袁天纲、李淳风死后都葬在阆中,墓地为邻。袁墓在观稼山半腰,有些远,没去。李淳风墓在五里台山上,与袁墓遥遥相望。
李淳风墓有故事。史书(《文献通考》)记载,李墓在雍县(今陕西岐山县),他的祖籍在在雍县,落叶归根是人之常情。但也有古书(《唐甲库·甲历》)说李淳风死后葬于阆中,恰巧2006年阆中的一处古墓塌陷,考古队发现此墓不一般。通过出土文物、相关传说、墓室里的壁画等,有不少专家倾向于这就是李淳风墓。可陕西的李墓又是怎么回事呢?一说李淳风精通风水学,为防盗墓,他吩咐其子在自己死后于家乡修建一处假墓(衣冠冢),以混淆视听。
一千多年过去了,陕西和四川都有李墓,谁真谁假,众说纷纭。不过,我是真真实实地站在阆中五里台山上李淳风墓前。墓园里再无其他游人,异常寂静,面对这位千年前的神人,敬意自然而生。
在阆中古城周边转来转去,离古城最近的景点南津关却没去。南津关与古城隔江相望,当年是交通要津,南津关古镇名气极大,后来保留下来的街巷布局或有些杂乱,房屋矮小破旧,但遗韵犹在。可惜的是,这座千年古镇于2010年整体拆除,随后重建,变成了假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