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培训务实对接 助推评估尽快实施
老年人能力评估是落地养老服务补贴的基础,直接决定补贴落实,影响平台网点运营。为推进评估工作全面实施,9月下旬,我市连续举办老年人能力评估培训班,召开综合评估工作会,组织市区两级平台对接电子结算功能。目前,全市正在筛选和建立养老服务对象评估机构资格库,争取11月底前全面铺开评估工作,届时将根据评估结果,依托信息平台,实施服务补贴,攻克“互联网+居家养老”推进中的评估和结算难题。
首期老年人能力评估培训班举办
9月17-20日,我市首期老年人能力评估培训班在市社会福利院举办,39家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和为老社会组织共290人参加培训。培训班由北京思德库养老服务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承接,连续举办两期,每期持续两天。
为规范评估流程,熟练掌握系统操作,培育我市养老服务对象评估机构,全面推开评估工作,市民政局多次与北京思德库沟通联系,优化课程内容,在注重理论讲解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实战演练,采取案例分析、真人模拟、现场参观等形式,直观形象地展示了标准化评估的流程。培训班上,民政部培训中心特聘教授田素斋博士对老年人能力评估的基础知识逐项展开详细的介绍。思德库明星院长、江汉区社会福利院熊承刚书记就评估机构场所设置、设施以及工作团队建立、机构推进评估工作的方法等介绍经验。南京市众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主任蒋贞仪结合南京市近两年开展评估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与学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并指导学员现场实操演练。市级信息平台承接方就评估系统的框架结构、注意事项及系统实际操作等进行了操作演示。
培训结束后,参训人员全部进行了理论和实操考试,277名学员通过考试并获得养老评估员专业培训证书。
全市老年人综合评估工作会召开
9月18日,全市老年人综合评估工作会召开。会上对《武汉市养老服务对象评估办法(试行)》《关于明确武汉市养老服务对象评估工作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进行了详细的政策解读,并就评估实施中的推进次序、工作监管、政策宣传、结果复查等作了补充说明。江汉区作为评估工作试点区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从评估工作的三个阶段、履行职责的四个层面、做好评估的四个关键点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评估工作的推进路径和方法。
市民政局副局长张明武对各区评估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测算评估经费。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争取财政的理解支持,安排好评估工作专项经费,保证评估工作顺利全面铺开。二是协调相关部门。老年人评估是包括身体状况、经济状况、居住状况在内的综合评估,在推进评估中,要加强与低保救助部门、街道、社区的协调和配合。三是把握时间节点。在完成相关专题培训、宣传发动、经费测算、机构挑选等准备工作后,争取10月中旬正式启动,11月底前全面铺开,并同步启动养老服务补贴发放工作,实行边评估、边补贴。
市区信息平台电子结算功能达成对接
9月20日,市、区两级“互联网+居家养老”信息平台电子结算功能现场对接会举行,两级平台技术人员参会,就结算架构、支付验证方式、安全秘钥、相关接口标准参数进行了最终确认,区级平台承建商将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完善电子结算功能,于10月中旬前完成一切对接准备工作。
在技术标准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市区两级平台电子结算功能下一步要从三个方面继续加以完善,以便养老服务补贴顺利实施:一是加快区级平台建设。各区督促平台建设承接商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建设、完善电子结算及相关服务功能,现阶段还没有区级平台的区,可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本市其他区级平台为本辖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并实现服务补贴电子结算。二是加大补贴结算监管。各区级平台应督促线下服务提供商加强对补贴支付时的人、证核对,有条件的区级平台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人、证合一验证,以降低老年证冒用风险。各区应制定相应的监管政策,严格惩戒服务提供商套取补贴资金的行为。三是加强市区平台对接。市级平台要加强与市级其它相关系统的对接,及时更新老年人数据库,为区级平台的支付验证提供支撑,各区级平台要加强与市级平台的信息资源共享。市、区两级平台要强化对接衔接,保证互通互联,实现信息共享,推进全市“互联网+居家养老”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