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目:《睡眠革命》
作者:【英】尼克.利特尔黑尔斯
一直都觉得自己的睡眠质量不好(多梦,睡的沉),有时候睡了十几个小时反而越睡越累,倒是有事情需要早起的时候,即使只睡几个小时却能够神采奕奕,一直疑惑这个奇怪的现象。这个谜团在今天的剽悍晨分享的三个重点中得到了解答,茅塞顿开的感觉哇!
1、睡眠真相:
图片发自简书App
2、睡眠方案——R90(从起床时间开始算起,按照90分钟一个周期往前推入睡时间)。
如果能够每天记录并统一一周的睡眠周期个数是最好不过,而一周的睡眠周期个数在28-35个之间又是最为理想。
一个周期90分钟,一周达到28个周期需要2520分钟,平均每天360分钟即6个小时。
书中指出:一味追求8小时的睡眠,会给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不同体质的人,所需的睡眠时间也不一样,睡够8小时≠完美的睡眠。睡得多不等于睡的好,高质量的睡眠才是让生活效率更高,精神状态更好的关键。
3、睡眠准备——睡前行为(吃东西或者睡前太兴奋)会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和持续时间。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结合以上三个观点,就不难明白为啥我需要早起的时候虽然睡眠时间变少但是反而更精神,原来是潜意识里控制了睡眠周期。
之前网络上很流行的早起成功学并不适应所有人,因为有的人是百灵鸟体质(早睡早起),有的人是猫头鹰体质(晚睡晚起)。突然就要求猫头鹰变成百灵鸟是不科学的哟~
PS:突然发现我在7.4写的晨读感悟竟然与今天的剽悍晨读不谋而合,喵喵~(此处容许我叉腰大笑三声,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