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书柜里特地翻出《见识》一书,查读了有关职场章节,以内观自己寻求和自己对话。
关于第一份工作
年轻人第一份工作不要太在乎工资,没有人能靠第一份工作发财。第一份工作必须能够让你极快速地成长,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全行业,而且你也需要主动通过第一份工作尽可能地成长。
这一句话也不时提醒着自己,养成好的职业习惯和获得充分成长才是最重的事情。回顾当下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记得在同老板面试的是这样说的“想要做产品,同时希望自己能在创业公司呆2-3年获得充分成长,自己也愿意学习。”再回到这份初心,目前已经有偏离了方向,以寻求向内解决问题。对于下一个选择的基本原则。
- 平台性的公司。比如有产品部门,和专业的人在一起你才有可能让自己更专业。下一个3年目标成为一个具有高度专业素养的产品人。
- 选择自己更喜欢领域,对比在节操的那段时间,以及在做广告平台与工具变现项目的时候,心态的有一个较大的区别。客观因素这期间文化与氛围有很大落差了。
关于工作上的误区
第一点:工作和职业分不清楚。在英文里,工作和职业这两个单词分别是job和profession,含义的区别很大。工作是自己谋生的一种手段,而职业是我们一辈子想要从事的事业。目前这阶段自己在做的事情就是处于谋生的状态了,而在「驱动人生的一页纸上」自己的职业目标是产品经理,理想的职业是做一个漫画家。当下另一方面要调整的是自己的心态,
在你没法改变环境氛围情况下,以专业的工作态度去对待面一天。「所谓的专业,就是一切以工作目标的达成为中心。」专业人士做事情会从职业本身考虑,在工作中要少受负面情绪影响,避免采取用消极的手段来应付工作。这点自己需要持续修炼着。
第二点:把自己仅仅当作一个单位的过客,而不是主人。以打工心态对待下工作,缺乏老板思维。这心态会导致很多问题,一种表象就是不愿意多做一点事,甚至很多该完成的任务不完,给多少钱做多少事。最终结果只会导致自己市场价值得不提高了。另外一方面,除了主观能动性的缺失,会缺乏大局观。只盯着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田,不愿意扩大自己视野,了解公司整个业务线及行业情况。工作是老板给的,事情你是自己做的,最终能带走只有自己经验了。
第三点:疏于沟通。对于初入职业的新人来说,勤于同上级沟通,不怕问傻问题,最能体现个人的「靠谱」性了。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谁经常向我汇报工作,谁就在努力工作。相反,谁不经常汇报工作,谁就没有努力工作。」记得有点段时间,公司CTO不在国内的时候,经常会我一句话“最近在忙啥”。反应自己存在疏于沟通的问题了,虽然不是直属领导,也客观反应了你当下在做事,关键的人物是没有被看到的。勤于沟通之外就是高效沟通了,最有效果表达方式就三段论的结构化思考,先直接抛出观点或结果,然后补充解释一二。沟通是需要个人持续修炼的能力,而学会倾听是最重要辅助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