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故事的主角是田忌、孙膑和齐威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的事例。这里就不用重复故事细节了。小时候读这个故事,对孙膑非常佩服,多年后再读这个故事,不禁多了一些想法,也有一些疑惑,姑且说说,全当抛砖引玉。
首先,我们来看看故事的可执行性。田忌真的能按孙膑的计划,下马对上马,上马对中马,中马对下马,三局两胜吗?请问田忌是如何知道齐威王的马哪个是上马,哪个是中马,哪个是下马呢?即便知道,又是如何知道威王先出哪一匹马呢?威王不会先告诉田忌吧?既然不知道,又如何按孙膑的计划出马呢?
其次,如果是大家讲好了规则,而田忌按孙膑的点子出马,这个问题就严重了,往小了说是出老千,往大了说,那可就是欺君之罪了。
再说,田忌和威王赛马,输赢重要吗?对田忌来说,重要的是输而不是赢。输了,说一声“大王毕竟是大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微臣望尘莫及”,威王哈哈一笑,心情大好,皆大欢喜,搞不好还顺便赏点什么。
可要是田忌赢了,问题就复杂了。设想一下,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威王大方认输,田忌赢得威王的千金赌注,顺便推荐孙膑给威王并获得重用,故事里是这么写的,非常圆满。
第二种,威王虽然认输,但是心里不高兴,草草收场,大家不欢而散。
第三种,威王暴怒,斩杀马夫或马,拂袖而去,众人目瞪口呆。
无论是第二还是第三种情况,后果都是很严重的,田忌在赛马之前也应该会想到这些情况吧,那么,他还会采用孙膑的策略吗?
忌赛马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智慧和策略的故事,它还深刻地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个人命运的不确定性。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要谨慎、要有远见,更要坚守底线,不要因小失大。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钻规则的空子,虽然一时能捞到好处,但长远看肯定是要还账的。田忌后来的流亡和晚年的失意,也许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在权力游戏中,没有永远的赢家,田忌和孙膑的才华最终败给了权力斗争的残酷现实。
说故事的人随便说说,听故事的人最好多想一想,不要被误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