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素红2019—11—3焦点初级17期坚持分享第110天
昨晚我们一家人回老家给侄子过生日。
弟媳和我挨着坐,她告诉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很聪明懂事,老师也喜欢,后来转到城里上学,孩子妈妈为了更多的陪伴孩子,到孩子上学的学校当了生活老师,目的是想让孩子晚上和自己一起睡,但学校不同意,工作不能带孩子,孩子就整天哭闹,不是肚子疼,就是说头疼,反正浑身不舒服,要回老家上,在老家的学校就没有了之前的症状。家长带着孩子看了几家医院,都没有结果,现在准备做心理咨询,再不行就没有办法了。
同时又说另外几个孩子,都是熟人的孩子,上学本来好好的,就突然不上了。趁侄子出去倒水,弟媳小声说,你侄子学习不好,但从来不说不上学,在学校除了学习不好啥都好,也不惹事儿,同学和老师还挺喜欢他,吃苦耐劳。
侄子今年十四岁,学习成绩从小学就不是很好,见人也不爱多说话,但孩子品行极好,勤劳能干,又听话懂事。前几年,我妈身体不舒服,侄子给我妈端吃端喝,甚至倒尿盆的事儿都包了,从来不怕脏。独立能力也很强,大人都不在家时,他会自己做饭,平时扫地拖地是常事儿。一块儿吃饭聚餐,端茶倒水可勤快了!做为姑姑,我真的很欣赏大侄子,老公也一样对他表示欣赏。
回来的路上,回忆着弟媳说过的,那些身边的孩子,说不上学就不去学校了,无论家长怎么劝说,呆在家里足不出户,以至于家长也无能为力!
所谓的家长口中的“突然不想上学”,其实一点儿也不突然,孩子做出这样的选择,已经是积蓄了很多的力量才做出的决定。之前的一次次呼救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才会导致今天的结果。
在农村,很多家长外出务工,只想多挣钱,却耽误了对孩子黄金时段的陪伴和教导,自控能力差的留守孩子,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席间还听弟弟说,有一位爷爷,孙子刚上初中时,有一天突然说不想上了,爷爷很生气,孩子爸爸妈妈都去外地打工了,如果孩子不上学了,回头怎么给儿子、媳妇交代?于是他把孙子狠狠的打了一顿,又强迫把孩子送到了学校,现在孩子上高中,学习成绩很好。爷爷说这件事时很是骄傲,但毕竟像这样挨顿打就能去上学的孩子是极少数,不值得更多的家长去效仿,因为早已过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时代。近几年,因为家长采用极端方法教育孩子,让孩子采用极端方法结束生命的孩子也不在少数。
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