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会了去问自己“为什么”。
这个为什么不是陷入沉思的追问,而是跳出固有思维方式的质问。
“为什么我一定要要求自己尽可能完美?即使出错了又有什么关系的?为什么我断定别人不会原谅我?为什么我奢求别人的肯定?为什么我努力迎合别人我害怕最讨厌自己?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就是糟糕的,错的?为什么有时候还会自命不凡,为什么我一直想改变永远原地踏步,为什么我一定要和别人比较,为什么我那么渴望被爱,却永远深陷怀疑,为什么要这样选择,为什么不可以选择信任……”
我想,无数个问题并没有给我答案,但是却给了我思路。
在B站上看到这样一句话: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其实,任何人都是驯兽师,而那野兽,无非就是各人的性情而已。”
我记得很适合自己,适合看这本书之前的心理准备。
认识自己是我们终身的话题,可是哈哈镜中的自己让自己啼笑皆非,进而使我们觉得我们就是那样。
我们难以接受,承认那个镜子中的自己,可是实际上,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要相信那面镜子,我们可以换一块镜子去看看我们自己,即使,我们不能得到像哈哈镜中大眼瘦脸的功效,但是那个普通的人就是我们自己,正常而又简单的自己。
所以,我们可以不必很好,也不必很坏,可以平凡,可以善良地关心他人,也可以简单的照顾自己。
如此,快乐不就来了吗?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