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2081天,2023.01.30
再次读“人生的多焦点镜片”这篇文章,有几句话依然扣动心弦,如: “从容,几乎在某个小孩子身上都找的到,但在长大的过程里,常一个不小心就不见了!” 孩子的从容即“倒一杯水,在阳台上看着小说,吹着自然的风…”(或者很放松地观赏一部感兴趣的电影、心无旁骛地在户外山水间临摹一副画……所以这些是不是很惬意、很舒心、很投入,是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舒爽,是自己想要的能够说了算的生活样态,然而这样的“从容”在生活被父母的期待、社会的声音、隐形的标准所约束、限制,俨然是一种奢望,尤其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从容被父母看得远的忧虑所承载而替代。书上说 “看得远是优点,但若只聚焦在远处的忧虑,就常常会赶走现在的快乐!”以及“我们(家长)总是想到未来,但又不知道未来是不是一定会变成那样,然后就拿着对未来的担忧要孩子现在承担,一不小心,他当下本来可以活得快乐的状态就不见了”。试想,作为家长,我们是否做着这样的事,将自己的焦虑统统转介给孩子,还理直气壮、理所当然地打着为孩子着想的口号,而实际上,我们不仅扼杀了孩子的“从容”,而且还让他们背负了与年龄不符的压力、期待,剥夺了他们按照自己意愿规划人生的权利,控制着他们人生发展的方向,压榨着他们的精神财富。所以,现在的“问题”孩子颇多,他们通过“问题”或“病症”来反抗,告诉家长:既然不能从容生活,也不能顺从做牵线木偶,那么不如自我“毁灭”。“所以,眼里若只焦虑远方的目标,视野里就会看不见当下的风景,离开了我们最能掌握的美好时刻~~即活在当下。”“活在当下,不代表不理会未来;而放眼未来,也该极力避免拿走我们所处的现在;它们其实不是彼此竞争的,而是相互看顾的。”我理解,在目标方向的引领下,做好当下能做的,就如书中的山中旅行,知道目的地在那里后,就将心安放在当下行走的过程中以及周围的风景上,至于要走多长、花多长时间、路是否难走都不是当下要考虑的,你只需要知道自己在前行的路上,足以。所以,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的、看重的生活是什么,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没错。有一句话说“方向不对,努力白费”,这也充分说明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上学、不想要努力考高分上北大清华,因为那不是他的理想与目标。所以,对于未来是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定位,然后努力地做好自己当下能做的,一步步靠近最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