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孩子有尊严的开启小学生涯”,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什么是孩子的“尊严”呢?
案例:一群孩子在玩游戏,有一个孩子站在旁边,眼巴巴的看着大家在玩。这样的情景也许在我们小的时候,不止一次的曾经看到过。“为什么不跟他玩儿呢?”回答:“他是差学生(或者他很笨),我们都不跟他玩。”听到这样的回答,孩子心里是悲伤的,父母或者是老师也是很揪心的。哪一个孩子不是父母心里的宝?孩子在刚刚踏入社会,走入小学生活不久,就被贴上“差生”、“笨孩子”的标签,做为父母的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生气?愤怒?是否也有些心痛呢?
如何让孩子有尊严的开启小学的生活呢?需要对孩子的综合能力做一些相对应的练习,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练习,是听觉转化为动觉/视觉转化为动觉/听觉、视觉转化为动觉/孩子的专注力、创新能力/ 语言的表达能力/数学能力……。
二、李老师让家长们体验了一下,视觉转动觉、听觉转动觉的小游戏。调整了自己注意力后,还是有部分家长会做错,何况是孩子们呢?
三、李老师讲述了——学前班学生的情况,以及对家长们的要求。
1.首先,想要快速的提升孩子的能力,离不开幼儿园老师的精心教育,更离不开家长的耐心的陪伴、督促,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习惯、良好的品质。)父母对孩子的肯定(赞扬+肢体语言),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真爱,因被爱从内心产生内驱力,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特别提出,赞扬与学习无关,并不等同于物质奖励。
2.写作业。大家回想一下,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呢?站在旁边看、在孩子背后看、坐在旁边……大多数都是盯着孩子写作业。孩子会有什么感受呢?——压力。怕自己写错了,父母严厉的指责(语感、音感、面部表情),甚至有时会大打出手。这些场面在生活中并不陌生,我也曾是其中一个员。我们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只会指责孩子不把注意力放到书本上、作业上;现在想想,孩子因为害怕,把注意力都放在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上了,哪还有心思写作业?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需要家长陪着孩子写作业,循序渐进,逐渐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
3.检查作业。让孩子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最好的方法是,刚做完一道题就及时检查,这样可以节约检查时间。如果孩子自己检查出错题,父母应当给予孩子及时的鼓励与赞扬(细心、诚实、认真)。习惯的养成是长期的、波浪形的存在,要看整体的趋势是否上升,不要只关注今天退步了,明天又表现好了。一个好的习惯,至少需要21天才能养成。
4.教学模具。蒙氏教育,是引导孩子思维独立的一套教材。李老师精彩的展现了蒙氏数学教育的教育方法,数的加法、乘法、平方、立方的概念演示。
5.写字与认字。
(1)写字除了用手指、腕部、胳膊、背部、腰部、臀部,还要用到脚部力量。写字也是一个体力活,而孩子的手部小的骨节发育还不完善,不能很好的使用手指、腕部、胳膊的力量。过早的握笔写字,会让孩子养成错误的握笔姿势,或者错误的部位用力,这也是孩子字写不工整的原因之一。
(2)对于学前班的孩子,适当的学习一些常用的汉字,主要是为了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应对考试时读解习题。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有一部分孩子是因为不知道题目要求做什么,而把题做错,影响考试成绩。学习一些简单的汉字(不要求所有的字都会写),还可以帮助孩子读一些简单的绘本,丰富自己的知识,增强阅读能力。
总结:(借助李老师)
1.帮助每一个孩子因被爱而愿意从内心发展高尚的品格行为。
2.帮助每一位父母学会真爱与接纳。
3.帮助每一个家庭恢复爱的能力。
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有心的父母继续学习。比如:孩子入学前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做哪些准备?幼儿园的教育与小学教育哪些不同?……
2021/02/07 一醒第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