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读到第三册,抗日战争时期进入尾声,1945年抗日的曙光在即。《论联合政府》一文回顾了我党的各阶段发展,三次革命斗争,曲折艰难。
1924-1927年北伐战争,1927-1937土地革命时期内战,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从弱小逐渐壮大,经历过右倾、左倾的道路探索,经历了2年多的长征转移,星星之火的燎原之路是曲折漫长的。读到1945年我党已经有121万党员,军队90万,民兵220万,不论是在规模还是抗日成就上,都成为了最重要的力量。
跟着书中的内容,想象着一百年前的世界,一方面对明年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有了更加深切的感触,另一方面也在思考,自己的一生,过去的每个阶段,收获什么,失去了什么。
7至17岁,这十年是基础教育阶段,考了大学是核心目标,勉强完成了任务,但也和广大应试教育的孩子一样,读书为了读书。
18至27岁,这十年是象牙塔的时期,头四年是平淡而简单的,没有讨生活的压迫,远离父母的监督,有点放飞自我,却丢失了最应该珍惜的时光。读研期间,则是陷入了一种被动的局面,现在想想,一方面是脱离了实际的教条主义,另一方面对事物的认识容易陷入以偏概全的机会主义。没有真切的认识到,改变是痛苦而艰辛的。
28至35岁,工作7年。头3年是一个阶段,环境是复杂的,新人的随波逐流,老是在找方向,直到有一天发现怎么离职的同事那么多。中间2年是一个阶段,去太湖边寻找机会,却发现太理想化,打铁还需自身硬。环境可以借用,平台可以调动,可自身的战斗力是不能忽视的。最近的2年是新的阶段,回到老地方,开始新生活。生活环境比那个7年前刚刚北漂的小伙子要好很多,老成了些,清醒了些。继续努力,却也时不时感慨,如过在某个方向7年前持续积累,也许现在会更好。
农村路线的核心地位从1927年到1935年才正式确定,差不多8年。如果从1931年开始,我们与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实际上有14年。每一段成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摸索、挫败、涅槃。
如果让我时空穿梭,回到17岁,我可能会告诉自己,年轻的时候过得苦点,多学点。可没有时光机,那就踏实的满足当下。苦难经历过,安逸的苦果尝过,窗外的万家灯火绚烂着,屋内怀孕的妻子在和宝贝提前互动。
下一个十年,我就45岁了,孩子应该读小学3年级,正是调皮的时候,希望老人的身体能安康,父亲能恢复自理,毕竟辛苦了一辈子的人,年老了能安逸些。
不论前面的十年有多少遗憾和曲折,为了下一个十年,好好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