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的是持久的关注
耐心的等待
需要的是潜滋暗长与潜移默化
“立竿见影”往往是有害的
甚至是反教育的
——张文质 《教育是慢的艺术》
英国作家尤安.艾肯在《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中这样写道: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很有道理的一句话,近段时间,关注起著名的诗人与教育学者,也就是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张文质先生来,也就格外关注他的著作,手捧他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心生诸多感慨。
品位张先生的话,反思自己的实际,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冒出这样一个念头:教育,请放慢你的脚步。
先来比较两堂课。一是一堂信息技术课,上得相当快,仿佛原先处于紧张等待中的年轻老师醒过来了,开始了自己的快跑。听完课后,不由得想起多媒体的是多么的有害:传统的板书,如果学生抄得比较慢,他可以在老师进入下一个环节时继续抄,反正它在那里,但多媒体就不行了,鼠标一点,一起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一点痕迹都没有,不知是它助长了教学速度的快,还是教学速度的快使它成了没有任何生命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这节课就是教师的“快讲”和多媒体页面的“快闪”中度过的,为数不多的几次提问,教师叫不出一位学生的名字。也许应试教育的特征之一也在于“速度”:足够大的信息传授量,所有的讨论、思索、停顿和动手尝试都取消了,课后则需要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补充,进行强化练习,但所获得的那些可怜的只是完全与生命无关,也根本难以在每一个生命个体具体的生活中得以还原。
第二堂课是一堂语文课。教师讲一则积累运用。就教师的语文素养言说不上任何的广博、独到与深刻,甚至还会让人产生教师的备课似乎也并不是特别的精心,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课堂的“慢”。翻书的动作慢,说话的速度慢,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也是慢的,但正是这个“慢”印证了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所说的,教育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这两堂课都在同一天上午听的,但现在要我回忆一下,第一节课的大部分内容我真的记不起来了,当然这可能是我们听课的问题,而第二节课,就是这会儿我仍然可以清晰的“看到”很多生动、耐人寻味的场面。
纵观这两节课,给我们揭露出“手术本身很成功,但病人死了”的课堂的反思,这样才能从对速度的迷恋中返回到真实的、具体的、有各种各样差异的课堂,这才在教学真正的开始。内行应该很清楚这样一种现象:在快速行进的课堂,学生实际是很被动的跟随者,只能一路吃力地跟着,跟不上的注定要掉队,在课堂上教师是不可能关注到学生这中状态的,一切都要等到考试来测试,但是到那个时候对一部分学生而言已经晚了。所以,在这样的“速度”中你看到的只有紧张、单调、被动,看到的只有教师对课堂的主宰、盲目和慌乱,没有交流,没有问题的提出,也不可能有意外的惊喜。只有独奏没有对话的课堂不仅对学生一种上海,对教师更是如此,首先他的教学往往很难得到学生情感的回报,教学工作的疲劳不仅是因为劳动的强度,还因为我们在课堂中得不到及时的笑声、放光的眼神、会心的情感碰撞等等滋润,在这样的课堂教师真的成了唯一的输出着,没有挑战,甚至也不需要“临场的智慧”,长此以往,教师只能越教越笨。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课堂,也应该是一列慢车;教师,更应该是以欣赏旅途风景为主的舵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细细品味细细咀嚼细细消化一路的收获,否则,教育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