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肯尼斯·格雷厄姆。《柳林风声》创作于1908年,是英国儿童读物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代表作。格雷厄姆喜爱自然与文学,业余时间研究动物和写作,他经常给6岁的儿子编故事,儿子听得入迷,也不肯去外地过暑假,格雷厄姆就用写信的方式给儿子编故事,1907年,他写给儿子的一扎信就是《柳林风声》的故事基础。
在地下房屋里刷漆的鼹鼠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于是它走向地面,来到河鼠的河边,走上河鼠的小船,体验着自己从未有过的生活。
它们又一起拜访了蛤蟆先生,蛤蟆先生想一出是一出,冒失冲动而且做事三分钟热度,三个小动物相约去旅行,中途因为蛤蟆先生的冒失,马车尽毁,于是它们又回来了。
再后来,鼹鼠去了野林拜访獾先生,在去的路上,林中有不同的动物在暗处盯着它,根据后来的情节,这些动物很可能是白鼬和黄鼠狼。
第一次进入野林的鼹鼠迷路了,它的内心充满恐惧,可它是幸运的,因为河鼠知道后马上就来找鼹鼠了,尽管河鼠从不愿踏入野林,但为了朋友的安全,它还是义无反顾的来了。
两只鼠经历曲折,终于找到獾先生家,它们短暂相聚,并由水獭陪同离开野林。
我比较喜欢的是蛤蟆先生逃离监狱返回住所蟾宫的故事。蛤蟆先生因偷开别人的车被抓,然后在狱卒的女儿和洗衣娘的帮助下逃走,乔装打扮的蛤蟆先生变成了洗衣娘,后来被火车司机解救,又遇上一个撑船的女人,蛤蟆先生抢了女人拉船的马,卖了6先令6便士,再回去的路上又不幸遇到了之前被抢车的人,它直接把车开到了水沟里。
好不容易到了家的蛤蟆先生却被河鼠告知蟾宫已经被白鼬、黄鼠狼占用了,尽管鼹鼠和獾不分昼夜、风餐露宿地守护着蟾宫,但依然被坏分子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钻了空子。就这样,河鼠、鼹鼠、蛤蟆、獾组成了小分队,它们经过蟾宫下的暗道走到厨房下面,经过一份斗争顺利帮蛤蟆夺取了祖宅,于是随着一场庆祝晚会的开始故事也进入了尾声。
此外,还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情节,就是河鼠听到南飞的燕子,到处游历的航海鼠的讲述后,收拾行李准备向它们一样去丰富自己的经历,但却目光呆滞,最后就像泄了气的球,虚乏无力,直打哆嗦。
河鼠这样是因为什么呢?因为他一直喜爱的河水只是世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多魅力;他听到了去过很多地方的航海鼠的讲解后,突然觉得自己并没有这样的体验,或者说自己内心恐惧这样的改变和游历,这是对过去尤其是那条河不那么完美的遗憾。他对航海鼠和燕子的描述一无所知,向往、质疑而不得,自己一直钟情的生活跟他人的见闻相比,渺小而普通。
故事中的每一个动物都有生动鲜明的形象和性格,它们会吐槽同伴的缺点,也会为对方担心,这种担心付诸于行动,是坚持,也是对朋友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