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讨论最多的问题就是人口问题,教育问题,房地产问题,就业问题
在这几年里人口形势变化得非常快,也就是在最近的六七年时间吧,中国的新出生人口从近一千八百万降到了去年的九百多万,数量几乎腰斩,只有原来的一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中国的新出生人口减半,中国现在的生育率是一点零几,不到1.1,这个1.1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平均一个妇女生一点零几个小孩,唯一一个现在生育率比中国还要低的东亚国家是韩国,它的生育率是0.8。
就拿日本做个例子,因为日本在二战以后,从20世纪50年代起,生育率就开始下降,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然后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开始出现老龄化、少子化的现象,年轻人的数量减少。它的创新力曾经是世界第一的,在那个时候它的人均收入是美国的120%,比美国还高20%,但是这30年来,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日本社会的创新力下降,我们现在看到的日本最好的公司,还是那时候的那些老公司。
之前我们搞计划生育,老百姓也不是很富裕,那时候人均GDP还没有上万,大家反而愿意生孩子。那现在国家出台了三孩政策,我们的生育政策在这几年中也不断地放开,给予新生儿更多的福利、更多的优惠,人均GDP也变得越来越高,为什么人们反而不生了呢?
两个方面:教育,房价
教育内卷应该是这些东亚国家普遍的问题。中国的教育的成本和压力在这些国家中也是最高的。教育的问题就是恶性竞争,或者叫“剧场效应”、内卷,大家都是为了孩子能够进入名校。现在内卷都快卷到研究生了,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都要求研究生学历,而读研究生前也要考试。所以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学生在大学之前可能就有两年的时间在刷题,上大学之后还要刷题,这使得家长的压力也非常大,因为每次应考、升学,家长都会费很多心思,还要支付很多补课的费用,成本也是很高的。而教育年限不断增加,也使得男女参加工作都可能是硕士毕业后,差不多25岁了。
还有就是政府还没有落实房价政策、生育减负政策,这导致中国人的生育成本相对于中国的人均收入来说是非常高的,相对于我们的收入来说,中国的房价是偏高了。我们做过测算,中国现在的大城市或者说一线城市的房价,相当于发达国家房价最贵的城市(比如东京、纽约、伦敦)的房价,但是中国的人均收入比他们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呢?我觉得中国的大城市在土地供应方面是不够的,现在北京还有很多闲置的土地,如果你到伦敦、纽约或者东京去的话,不可能看到有这么多的空地。当然,伦敦、纽约市中心的土地价格也是非常高的。比较合理的就是北京核心地段(属于是真正的稀缺地段)的房子价格高,但是郊区的房子应该跟二线城市的房子一个价。其实利用郊区的地来建设更多的住宅,对于减轻购房的压力、解决购房需求是有帮助的。不要“舍近求远”,当然发展更多的城市都市圈是好的,但是你最容易发展起来且最不容易烂尾的,肯定就是郊区的这些地。所以未来生育率的走向也很不乐观
那怎么办呢?
第一个建议是用一个经济方面的政策,使得我们过剩的这些产能、过剩的这些年轻人的时间,能够把它转移,引导到生孩子上。这样的引导其实也不是说强迫了,我们不能强迫年轻人生孩子。其实大部分年轻人还是喜欢孩子的,还是希望做一个父亲或者做一个母亲,有一个儿女双全的家庭,只是说他们现在确实压力很大,没钱或者是没有工作等等。那如果政策得当的话,提升生育率最立竿见影的办法就是补贴生育了,我们希望国家通过税收或者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一部分的社会资源向这些有一个或者多个孩子的家庭倾斜中国的M2(广义货币)其实很高,我们发出来的广义货币是非常多的。所以与其把它累积在“上游”,变成一个巨大的蓄水池,不如直接给生孩子的家庭。希望这个政策先从二孩开始,每个月1000元,如果是三孩的话,每个月补贴2000元
第二个建议是中国房价和城市化策略,控制房价在合理区间,让老百姓力所能及的购房。
第三个建议是教育如何减负提效,就是在教育方面也应该有所作为。其实“双减”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能还是要考虑一下改革考试筛选的制度,一个办法就是缩短学制,给学生刷题设个时间限制,你不能刷十二年,可能刷十年就差不多了;另一个办法就是减少小升初、中考、高考、考研这样的多层次筛选。这些办法都是有一定帮助的
第四个建议就是生育减负和女性平权,总的来说,中国女性在世界上应该是比较平权的,比日本好,比韩国也好,但单亲女性或者说单亲家庭的福利,还没有保障,所以一方面要补贴钱给传统的家庭,另一方面也要补贴钱给单亲家庭,尤其是单亲女性,这对减轻她抚养孩子的压力是很有帮助的还有就是让中国的女性更好地去平衡职业跟家庭。中国的加班也是比较厉害的。当然,有的时候短期加班可能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一家公司的员工一直加班的话,其实对公司可能并不是好事,对员工可能也不是好事。所以我们公司最近推出了在家办公的政策,员工在五天里面有两天可以选择在家办公,这样就省了很多上下班的时间。大城市的通勤时间是非常长的,居家办公的话你就可以比较灵活地去安排时间,有更多的时间跟家人在一起
你要看现在的年轻人,可能能活到一百岁。确实,当你在三四十岁的时候,生养孩子可能是很辛苦的,但当你到五十岁以后,你有孩子就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可能他们也会有后代,你就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另外就是虽然现在看来,教育体制使得学生不得不去刷题,但是我相信国家的教育体制也会改革,未来在智能时代,学生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很低效地、无效地刷题,未来的教育体制可能会变得更加人性化,压力可能就没有这么大还有就是在未来,当我们进入智能社会,一方面人的创造力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另一方面人不同于机器,人性可能也会变得更加重要,人对于亲情、爱情这些不同事物的追求,可能是机器没有办法模拟的。所以未来的小孩的培养,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这还是要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在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人和机器根本上的不同点是:人是一种传承的动物。
上述观点来自于梁建章的新书《人口战略》,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很认真地读一读《人口战略》,知道人口这件事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跟我们整个国家的未来都息息相关,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