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自然的交流,创设真实语境引出本课的目标语句、单词:Nice to meet you.(初次见面问好,互相了解)at,morning,evening,afternoon(今天见面,我们一起上英语课,英语的上课时间).
2.尽可能多的在课堂的各个环节,通过不着痕迹的方式,提高重点单词的复现率。
3.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教材前后知识的联系,在创设初次见面问好环节时,除了询问名字以外,又由易到难询问了新朋友早上吃了什么?(为本课重点单词morning的学习提前铺垫);家庭成员都有谁?(运用第一单元学习的内容回答,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4.10分钟的课一样找到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文化意识的切入点:对于文中出现的the spring festival,追问关于这个节日你知道些什么,你会做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用三到五年级所学知识回答。
5.教材解读到位:本课重点单词很多,但是其中morning,evening,afternoon,nice to meet you.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学过,预估在书写上有困难,因此把读和用设计简单的活动带过,把侧重点放在这几个单词的拼读,书写上(通过自读思考李明他们什么时候出发去北京,什么时候到达北京,完成黑板上的表格填空实现)以及at,in,on三个介词如何使用上,和对did you have a nice trip?这句含有学生未学习过的过去式时态的句子的理解上。
不足:
1.讲完回头瞄了一眼板书还是有些零乱,书写要加强,写的快还要写的好。
2.Did you have a nice trip?这句该如何设计更丰富的活动,让学生练习?本次期末考试中,有一题连词成句,就是这个句子,34人,有13人句子连不出来,看了一下主要原因是:1)对have a nice trip中have的用法不理解,2)a不知道往哪放3)did不理解。今天上课时改进了一点讲解了did的用法,渗透了五下的内容,但如何在没有多媒体帮助下,帮助学生更有效的理解这个句子,可能需要安老师今天提到的句子的结构组成,刚好昨天读的《How to Teach English》一书也有说到相关内容。可以再思考一下...
3.拓展延申不出彩,完成课后习题,小组合作上台完成填空,应该再结合本单元的主题Jenny and Danny Come to China.设计中国家庭里来了外国客人进行。
更多:坚持全英课堂教学,平时新授课一直这样做,也许我们会有这样的担忧学情不好的地方学生听不懂,其实通过这些年在乡镇新校的学生,县城学生,偏僻村小的实践,我发现学生慢慢地都能和老师模切配合,如果学生从三年级刚接触英语起,上得就是半英半汉的课堂,可能开始有些困难,不能全懂,但我们可以通过老师的夸张的肢体语言,ppt上相关任务活动中文的提示,单词卡片后面写的中文翻译,其他同学的反应,老师和其他伙伴一起给出的示例,来替代我们说汉语,这样做学生就能听懂老师在说什么,表达什么,让我们做什么,期望我们回答什么。
为什么坚持全英课堂?1.我们常说中国人学习外语缺乏环境,学校里的英语课是学生学习第二外语最后真实环境阵地,如果也丢弃,还有什么场合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浸入到全英的环境中呢?
3.快乐,民主,自由的精神大于语言本身,这些只有在全英的课堂上才可以让学生获得。想起自己去南方上大学的那些年,高考英语分数相当的被分到一个班,虽然我也在尖子班,但是和我的那些中学在成都外国语学校学习的同学相比,口语和听力明显差了一大截,他们从中学时就和外教在一起,这两项自然差不了,而在北方读中学的我,进大学之前没有上过一节全英英语课。
20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