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美食城在如今的城市随处可见,各类档次不同的餐厅几乎占据了每条大街小巷。每户人家只要条件允许,都有一个装修很好的厨房,在家装行业有句话“金厨银卫”,就是指厨房装修在一户人家装修预算中应该占有的地位。一日三餐吃喝,人体最原始的治愈方法“食物”就是从这里产生出来的。
食物是人体的原始需求,两千年前孔子已经在文章中记录“食色性也”。食物带着人类祖先的治愈记忆流传到了今天,虽然科技发展迅猛,很多物品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食材却仍然是“狩猎祖先们捕获的肉,和采集野果祖先们采到的水果蔬菜,以及农耕祖先们耕作的粮食。”
《曾国藩家书》中常常提及自己的大儿子吃了多少饭,自己又到哪里去聚会吃饭,家里的主妇要经常早起,去厨房与仆从共作饮食,冬秋季做些腌制食物,不要因为是富贵人家的妇人而放弃了妇德。这是中国文化的缩影:君子远庖厨,负责经济劳动,并教导女人――安心厨房是女人的根本;而女人则围着锅台转,负责食材的烹制和家务,治愈全家人身体的同时,还要教育众多子女的头脑。
我的妈妈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生人,正赶上全国闹饥荒,在妈妈给我讲她的童年故事里总会提起姥姥,那个大户人家的太太,什么样的食材、食物都能做出花样的万能夫人,而在我的记忆里却是个干瘪老太太。
02
妈妈年少离开家乡,我只五六岁回去见过一次姥姥。记忆里的姥姥,干瘪的躺在一间黑洞洞的屋子里。几乎不认识所有人了,也说不出几句话,却还认得她的女儿――我的妈妈。姥姥挣扎着叫着妈妈的乳名,反复说着妈妈离开家乡那一天到情景。我回到自己家里没多久,就接到她去世的消息。
姥姥在我的记忆里和妈妈的记忆里,像魔幻故事里的人物,有两个分身,用“干瘪老太太”和“万能夫人”两个分身穿梭重叠。
妈妈说,姥爷家里开了醋坊,姥姥会做醋;姥爷家里开了豆腐坊,姥姥会做豆腐;姥爷家里开了杂货铺有卖蜂蜜,姥姥会做蜂蜜;姥爷家里开了饭店,姥姥的饭菜做的远近闻名;姥爷在平川有几百亩地,是远近有名的种麦能手,姥姥的面食放在今天,也足够开个连锁面馆。
这些事,妈妈也是从姥姥的嘴里听来的,这些姥姥的记忆,在妈妈的现实生活里却变成了阶级斗争和姥爷的早逝。“万能夫人”的美食记忆也如同童话故事,在妈妈的童年生活里给她幼小的心灵带来了精神的满足。
实际上,饥饿是妈妈童年生活的常态。我要在姥姥的记忆和妈妈的记忆里穿梭,才能分清故事的先后顺序。
收过的土豆地,妈妈饿的头晕眼花,在土里翻找没被人捡走的小土豆带回家,姥姥烤土豆,撒点盐,妈妈直接带皮咬着吃,是一整天唯一的、最美味的一顿主食。赶上有油,姥姥用一点油加葱花加盐炒锅,把土豆拌成泥,连皮调在一起,松软绵香,看的妈妈口水已经满嘴了,土豆泥入口就化。好不容易有了一点面粉,姥姥把面粉炒熟,放点盐,妈妈饿极了,姥姥就用小勺挖一勺在大碗里,倒上开水喝,是妈妈最爱的加餐。
03
后来,日子好过了些,有了整袋的面粉,也有了蔬菜和肉,姥姥开始做手擀面,一张一张薄薄的,切的很细很细,一张面下一碗,出锅时,干拌菜,或者汤拌臊子,吃在嘴里有麦子的香味,和面条一根一根在牙齿间滑软劲道的流动,拌菜炒的油香下饭,如果是臊子,每样菜和肉都是粒粒可见,汤味醋香加肉菜炒过的香味,没有入口之前,已经通过鼻子进入了大脑,引的胃和肚子咕噜噜的叫,妈妈一定要连吃三大碗才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