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喊你一声姐

我没有朋友,因为我从不主动和班上同学交流,下课就会跑出去,如果说陪你一起上学、吃饭、写作业、玩游戏、挨骂的人就是你的朋友,那我也算是有朋友的吧,她是我的表姐,但我们从小一个房间长大,我有时会嫉妒奶奶、父亲、母亲对她的好,但她一直保护着我,我却从未叫过她姐姐,如果有来生我想亲口叫她一声姐姐。
我叫袁晓霞,她是周菲,我们不是亲姐妹但胜似亲姐妹,小时候的事情我记得贼清楚,包括大我两岁的她,自我有记忆开始,我便和她经常见面,她是我姑姑的女儿,但姑姑很忙,只得把她放在我们家,奶奶对这个外孙女特别的疼爱,哄骗我的理由是她没有父亲,因此我要和姐姐好好的,其实她有父亲,姑姑的忙也只是在摆脱责任。
菲的父亲现在是一个包工头,他和姑姑是在外面打工的时候认识的,那个时候他还什么都没有,是家里的老大,却没有正事儿,而且带着一股倔劲儿,经常被抓到局里,但我姑姑就是喜欢他,觉得能给她安全感,家里边自然是不满意的,被奶奶宠大的姑姑没有考虑太多,和姑父怀上了表姐,在孕像特别明显的时候,她回来了,奶奶虽恨铁不成钢,但还是为姑姑收拾好房间、准备好生活用品,爷爷却一气之下再也没醒来,所以我一出生就没看到过爷爷,没了爷爷这根最大的刺,在姑姑的软磨硬泡下,姑父来到了我们家,但他的到来带给我们家的是无尽的折磨,他带着偷来的摩托车来到了我们家,并以2000不低的价格卖给了我父亲,当时一碗粉丝才五毛钱,年轻就是喜欢新颖的东西,我父亲对这个摩托车自然是欢喜,便向奶奶申请了一部分钱,自己拿了一部分钱买了那辆偷来的车,天天开着他上下班,但好景不长,不到半个月,父亲就被抓进了公安局,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进公安局,当时的警察不会详细的问你,只觉得人赃俱获,就这样我父亲在牢里关了一段时间,就是这段日子,原本青春浪漫的小伙子开始沉默、开始抽烟,奶奶终是不忍儿子冤枉,天天说姑父,要他还她的儿子,姑姑不到一个月就要临盆了,对于疼爱自己的哥哥被抓进牢房,她也开始埋冤姑父,开始怀疑自己想要的安全感,最终在姑姑以肚子里的孩子做威胁之下,姑夫去自首了,父亲也结束了半个月的牢刑。
父亲的再次回归,让姑姑无比的惭愧,父亲消沉她觉得是她造成的,她也想过轻生,但被奶奶制止了:“小周都要在牢里呆两年,你要是带着孩子一起死,你这就是要造孽呀,你看你哥哥都被你们弄成什么样子了,安心把孩子生下来吧,算我求求你了”。消沉的父亲面对妹妹的过激行为也有些恍惚,他慢慢的不再把自己锁着,开始帮忙收拾家,全家唯一的希望,我的表姐就在这种情况下出生,那时候养一个孩子不需要很多钱,衣服可以捡旧,大人正常吃米,小孩喝母乳或米汤,但自从父亲消沉后,家里便几乎没有收入来源,也许是外甥女一看到他就会笑,也许是他突然想开了,我的父亲不再惧怕别人异样的眼光,他回到原来的厂上班了,奶奶继续一边在地里忙活着,一边照顾着表姐,姑姑做完月子在奶奶的帮助下,买了一个三轮车每天早上在学校门口卖早点,后来就跟着奶奶在地里忙活,晚上再接些厂里的针线活,从小被看娇的她怎么会突然变勤快,每次都是奶奶做了一大半,她站在旁边休息,后来我母亲来到了这个家庭,她和父亲在同一个厂上班,休息时就会帮着照顾表姐,照顾这个家,表姐也很喜欢这个舅妈,天天缠着她,要她抱,我快出生前几个月,姑姑带着表姐搬出去了,用之前攒的钱开了一家小卖铺,听说表姐总是一个人从姑姑家跑到我们家,被姑姑打过几次后,她便不再去我们家,我母亲也会经常去看她,当时是夏天,她看到我母亲去了,就会把姑姑卖的扇子往我母亲手里塞,那时的她说话还不太清楚,但用做着扇风的手势,每次我母亲要回去,她也会跟着一起走,姑姑每每只得把她往店子里拽,要我母亲快走,说着孩子还小哭一会就好了。
后来我出生了,听说表姐经常会抱我,但她才大我两岁多,这个抱,应该是我妈抱着我,我表姐在旁边伸手摸我吧,在我渐渐有意识开始,姑姑离开了这个家,但没有带走表姐,姑父也一直没有出现过,表姐便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们一起跟着奶奶去地里玩泥巴,一起等着母亲带回来的好吃的,一起被父亲抱着举高、转圈圈,一起偷偷去踩邻居家的菜,后来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写作业,一直都是我们。
我也会生气,比如同样的表姐花八块钱买了一个米老鼠的存钱罐,父亲会给她塞五块钱在里面,我不吃零食攒了好久买的十块钱的hello kit的存钱罐,表姐拿着它给父亲看,父亲却只给我塞了五毛钱在里面,我生气极了,但表姐把那五块钱最后偷偷给了我;奶奶有时候会偷偷给表姐钱,但几乎都被我看到了,或者是因为表姐每次一有多的东西都会给我;妈妈带我们出去买东西,也总是先问表姐需要什么,再问我,每次外婆、舅舅给我买的吃的,妈妈也总是先让表姐选……这些都让曾经的我生气过。
但亲情就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即使那一刻我恨她、讨厌她,但下一刻,我们仍会手牵手一起去玩,晚上仍会在一个被窝里,小学五年级前我和她形影不离,早上一起去学校、买早点、吃早点、进教室,一下课我便跑去找她,以至于五年级前我几乎不认识自己班的同学,放学我的作业多,她会帮我做,她的作业多,像直接抄写类的基本就是我写,然后一起跑出去玩跳房子、过家家、沙包。
后来她去了初中,那是我五年级,我第一次觉得孤单,下课后不再往外面跑,就一个人坐在位置上,假装看着书,其实根本看不进去,她就那样淡出了我的生活,但周五她每次都比我早放学,而且她会带着自己省下来的钱买的好吃的去学校接我,一路上和我说着初中的生活,每每这时我都对初中的生活充满幻想。
她初三那年,我初一,终于我们又在一个学校,但初中的生活并没有她说的那么精彩,课程从早上到晚,最可气的就是晚自习,老师不讲课,还不让我们走,她也会拿着糖葫芦带着她的朋友来教室找我,同学们总是会投来羡慕的眼光,有时候中午吃饭我们也会一起,每每这时,她会用她的卡帮我刷,她的同学经常会说:“你平时只知道吃我们的东西,怎么不请我们吃个饭,这给妹妹又买零食又刷卡的,唐菲子,我当你妹妹好不好”。她总会笑着说:“滚滚滚,我妹还在这儿呢”。
初中我们呆了一年,后来她去了我们那儿第二好的高中,初三考试前,她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姑父来了,这时的他已经在外面小有成就,承包工程已经挣了很多钱,他来的目的也很简单,想弥补对孩子的亏欠,我第一次看到表姐不知所措的样子,我忙吼着:“你是谁?我们不认识你,不欢迎你,你走,你走呀”,对于我这个他并不认识的侄女自然不认账,他甚至准备伸手制止我,表姐从后面站出来,对他吼着:“你没听到吗?我妹说不认识你,你还不走,站在这儿干什么……”在表姐情绪完全失控之下,奶奶挡在了前面,父亲紧跟其后,邻居们也都纷纷跑来,母亲将我和表姐带到了里屋,不断的安慰表姐,最后,不知道外面吵了多久,那个出现一次的身影再次消失,消失的姑姑在不久后竟然也回来了,那个听说我小时候经常带着表姐来看我,把表姐小时候的衣务打包给我的姑姑回来了,毕竟母女连心,起初表姐对姑姑也是抵触的,但后来她们就好了,虽然我们当时都在一个学校,但她从住读换成了走读(姑姑在学校外面租了房子,照顾她学习),本以为考不上高中的她竟然靠上了我们那儿第二好的高中,进入高中后我们的联系更加少了,周末回去,会看到姑姑带着肉菜来看我们,听说是姑父给了姑姑一笔钱。
有缘的人总会遇见,很巧的是,两年后,我也考上了我们那儿第二好的高中,我又和她一个学校了,但现在的她已经成了特长班的学生,经常出去培训,因为高三寒假她们就要进行艺考了,艺考结束,她们就可以安心准备文化课成绩,我庆幸我们的再度相遇,但也感概她变了好多。有次中午吃饭,为了把一道数学题讲完我们老师拖了很久,我收拾完才准备去食堂,而这时,她正在门外等着我,然后我们一起去食堂,像以前一样,她帮我刷卡,但现在不再是她省的钱,而是她父亲给的宽绰的生活费,她带我吃了我们学校的小炒,说实话,那是我第一次吃学校的小炒真的爱好吃了,我都能就着汤汁拌白米饭再吃一盘,但也真的贵,一餐就要八块,对于一个星期100块生活费(包括买文具、周日回家的车费)的我实在是望尘莫及,暗暗想着还是四块的套餐比较适合我,她不停的把自己小炒里的肉挑出来放进我的盘子里,用着我不熟悉、很沉静的声音说着:“慢点儿吃,不够再买一盘”。但我对她丝毫不见外,毕竟小时候是闹着长大的,仍然狼吞虎咽地吃着,等我吃完,看着几乎没怎么动,但小炒里只素菜的她,突然也变得沉静了,我说着:“听姑姑说你学画画了,以后肯定是设计师,真好”。她说:“嗯,还行”。沉默了一会儿,我说:“食堂没人了,我们回去吧”。她说:“走”。我和她没有直接从食堂回教室,而是从食堂走到了操场,从操场绕到了学校的文化长廊,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学校的文化长廊,竟忘了时间,开始欣赏起来,她也陪着我,和我讲着文化长廊上的内容,在欣赏的过程中,有个男生拍着篮球来到了我们旁边,冷冷的说了句:“要打铃了,别迟到”。当时没在乎,因为她说:“聊聊呗,不去午休了”。于是我俩就开始了久别后的小叙,原来她一直都还是她,但她想变优秀,只有变优秀赚很多钱,才能摆脱他父亲,她还说她要去南京上大学。
在她去南京之前,我的高一、她的高三,我们还见过几次,每次她都会带我吃最贵的小炒,还会给我一大包,我从来没有吃过的零食。也许是受她的影响,我也选择了去南京年大学,这次,我们不再是一个学校,她已艺术生的身份考上了南京最好的大学,而我只是刚刚够线,上了南京一个普通的二本学校的理工科专业,我大一、她大三,为了我的大学生活能够经济更好些,父亲便没有请假送我,只是母亲一人带着我去学校,而她得知我要去学校报名,直接就打了我爸的电话,先是和父亲、奶奶、妈妈含蓄了会儿,然后要父亲把电话给我,接着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袁晓霞,你是不是心气高了不想理我了,后天就要来南京了是吧?怎么不给我打个电话,舅妈从来没出过县城,到时候你们迷路了怎么办,你是不是忘了我,是不是呀?”我尴尬的说着:“不是”。她便接着说:“不是最好,就这么说定了,后天早上八点你们就坐县城里的汽车,有直达南京汽车站的,买卧铺,在车上睡一天,晚上就可以到南京,应该十一点就到了,但可能延误,要到了你给我打电话我去接你,舅妈有电话吧,你要过生了吧,等到南京了,我给你买个手机当生日礼物,大学生有个手机还是方便些”“哦,对了,南京很多东西都可以买,不用在家带被子、冬天的衣服什么的,带几件夏天的衣服就行了,现在的衣服换的快,我准备再买些,你到时候来了,看你喜欢那些就拿去,不喜欢我们就去商场逛逛,别像读初中一样,一个星期回去一次,每次还带生花生、熟鸡蛋、红薯干、榨广椒,南京都有”我知道她对我的关心,但听到她的语气,还是不悦的说着:“我初中还只有榨广椒和红薯干,没有生花生更没有熟鸡蛋,我妈她们还不是觉得你身子弱,需要多补充点儿营养,自己都舍不得吃、每次卖之前都给你留一些”,我这暴脾气可是一点儿都不饶人,温顺的她却慢慢也开始变得暴脾气,但接下来,她还是变成了记忆中的温柔、体贴的她,说着:“所以,我去接你们呀,带你们好好逛逛南京城,舅妈也没出去过,要是舅舅和姥姥能一起来就好了,算了,等我毕业了,实现经济独立每年都带你们出去玩,我记得小时候舅舅经常给我们讲南京城、北京故宫、黄山、大兴安岭的美景”,我忙打断她:“好,你说的我可都记住了,到时候可不许抵赖”。“绝不抵赖”。就这样像小时候一样,你一句我一句互相聊着,最后由于对电话费的心疼,母亲接过手机结束了我们的对话。
初到南京已是夜晚十一点多,给她打了电话,我们一出站便看到了她,她拦了一个小轿车带我们去了她租住的地方,然后第二天先带报名,然后带着我和母亲在南京城游玩,她就像 一个导游一样,给我们介绍着每一个景点,在母亲觉得破费之下,当晚母亲便觉得早点儿回去,她买了一张动车票,告诉母亲明天再玩半天,动车比汽车要快多了,三个小时就能到市里面,到时候直接转汽车就可以回去,中午出发回去天还是亮的,在她的劝说下,母亲又留了一夜,第二天上午她继续 带着我们在南京城逛着,中午吃完饭我们一起送母亲到火车站,她要母亲看情况车票上的信息,往人多的地方走,不确定一定要多问问穿一样制服的人,在她的嘱咐下,我们送完母亲,她又带着我买了生活用品、零食,以及她觉得大学生该用到的东西,我不知道她那几天用了多少钱,也没问,她选择母亲走后给我买东西,自然是怕母亲不会接受,但我可能脸皮厚,你给我什么我就要什么。
大学四年,她虽然全国各地飞,但对我的照顾不少,经常喊我出去吃饭,给我带礼物,我觉得自己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但我依然没喊过她一声姐姐,她有时也会说我这个妹妹很倔,连个姐姐都不会喊,但我听不出玩笑和真话,自然就没当真,后来姑父承包的工程出了大问题,死人了,被告上法院,因为姑父有前科,自然没落的好结果,姑姑也生病了,表姐便一心扑在工作上,因为工程没按时完成需要支付三倍的违约金,死者家属、公认的工资都需要钱,姑父又是不存钱的主,现在全落在表姐身上,我才工作两年,和男朋友合计着把存在3万块钱给了姑姑(依表姐的性子,她是不会要的),家里边也东凑西凑了50万给姑姑,其实表姐都知道,她向姑姑要钱说一定要给我们,不能再欠我们的了,但都这个地步了,姑姑自然不会把钱还给我们,我们也不会去要,而她只得没日没夜拼命的工作,最后还剩20万的时候,她猝死了。
这个消息让我们都很心痛,没喊过姐姐的姐,你是那么好的一个人,为什么要经历那么多,姑姑从此瘫在床上,我们是一家人,什么时候都是一家,她永远是我爸的妹妹,我的姑姑,父亲将姑姑接回了家,和母亲找了一个零工,加上我平时存的钱,我们继续听表姐完成她未完成的使命,当然还有一个使命,她最想实现的使命需要我去替她,也只有我能替她完成(每年都带家人旅游)。
姐姐,好想喊你一声姐,希望来世我们还是一家人那时候,你当我亲姐好不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元旦放假回老家,饭桌上,我总感觉我妈不时地偷偷瞄我,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心里开始打鼓,暗想,该不会又开始唠叨...
    夏一年阅读 3,644评论 1 5
  • 故乡 一整扇墙迎着东边的日头光,土黄、光影里像癞痢一样凹凸不平。墙根下几个妇女正在将一大堆牛屎搅匀。她们的手上全是...
    又是一年春4阅读 2,490评论 0 0
  • (一) 王二本不是王二,但确有其人。我们暂且就把他当成是王二罢了。 王二出生在五十年代初...
    诺墨的妈咪阅读 4,239评论 10 2
  • 去上海出差,只两日,家里的那位便打电话来催。 想来是自己活该,这么早结了婚干什么。又得怪我母亲,早些年那么急...
    王忆书阅读 3,017评论 0 8
  • 小时候最初的记忆中,我有两个姑姑,大姑和小姑。偶而邻居们说到小姑的时候,会说我二姑怎么怎么的,这时...
    岚升阅读 4,748评论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