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和领悟:在很多公开课上我们会看到,甲老师这样讲,效果很好,乙老师那样讲,效果也很好,就某一节课而言,这些不同教法下的学生都较好地理解掌握了本节的知识。但如果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待这些课呢?
首先我们要肯定的是这些课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果,是教师心血和智慧的结晶。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这种课的特殊性(只上一节而且还往往不是自己的学生),所以教师常常只能在知识上下功夫,花尽心思把课设计的精巧,导入力求新颖别致,创设强烈的认知冲突,甚至人为创造陷阱制造精彩,其展示性决定了这是一种特殊的课,是一种非“常态课”。
但名师走了之后呢?我们的课该怎样上呢?名师的课确实从某种角度向我们揭示出了某种可能性,但我们很清楚这种花大量心血打造的特殊课是不可量产的,这节课名师可能当初就用了一个周一个月来准备,而我们有那么多的时间吗?这是教师的困惑,接下来再从学生角度来看。
名师走了之后,学生该怎么学习呢?仅仅一节知识掌握的好还远远不够,那其他很多很多需要理解掌握的知识怎么办呢?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名师在一节课里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我想说的是学生在经过名师的这节课上学习后,是否获得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倘若不能,那么这节昙花一现般的课的价值又有多大呢?
我们的常态课到底该怎么上?对于一个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老师到底该怎么办?如何才能培养学生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常态课必须从一鸟独唱走向百鸟争鸣,在交流中学习,反思,修正,乃至发现提出新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爱上思考,爱上学习,这才是一个班级持续不断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一个班级持续不断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教师讲的多么精彩,而是教师是否善于组织引导学生展开对话,在班级培养出一种乐思善思爱分享交流的氛围,这种因素才决定着班级最后到达的高度。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明白了上面所说,我们就会明白自己应该怎样上常态课,应该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哪儿了,也就会明白我们到底要从名师的课上学习什么。
明白了这一点后,我忽然对教学不再恐惧焦虑了,我的心静了下来。之前的我越是执着于成绩,越是只盯着成绩,反而离它越远。越是眼里只有成绩的老师越得不到成绩,只有愿意和学生在课上共同编织共感共鸣的老师才有可能收获成绩。
第一轮教学之所以考的较高是因为我那时该没有那么执着于成绩,那时的我还很在意学生发亮的眼睛。成绩好坏具有太多的偶然性,从今往后我不会执着于成绩被成绩束缚,我只要组织引导学生展开对话,在班级培养出一种乐思善思爱分享交流的氛围,只要和学生在课上共同编织共感共鸣。抛开成绩得自由!
想在公开课上出彩,平时就要修炼这种组织引导学生展开对话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坚持针对自己课上,对学生对话的组织引导写一个教学片段,不断积累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