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人事景物及思想感情,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切入。见人法即透过人事景物的思想感情把握文本背后写这篇文章的“那个人”。谁在写文章?为什么写这篇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我们读文章,要读文章背后的那个人。我们在解读文章时 “要与经典为伍,与大师对话”。如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寻常事物的美?作者写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为什么作者要写这些时间里的美?难道白天不美?走近作者我们发现,白天作者也许忙,这些时间她更有闲暇,这些闲暇时光中发现生活的美,她是那样的热爱生活。由这篇文章,师可启发学生观察平常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发现平常生活之美的那颗敏感的心。
如季羡林的《夹竹桃》,文中作者从投到墙上的夹竹桃的影子展开丰富的想象,我们读出了作者的生活情趣,感受到了一个老头的那颗童心。如此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写文章,学生才会对自己的生活有全新的体验。读文章要见人事景物,更要见人。把握住了这篇文章的作者,读这篇文章就有了一种特殊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