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的我从事了本专业的工作,当了一名传统的汽车研发人员,每天做着大同小异的工作,安稳度日,总感觉这样不适合自己,但又不知道能干什么。随着互联网发展浪潮的逼近,每天都有新的产品,新的模式诞生,逐渐的发觉自己现在做的工作太过于局限,发展前景差,没有“钱途”,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听朋友聊起了运营这个岗位,说这个岗位比较好入门,以后的路也宽些,思索再三,于是决定改变自己,踏入这个行业!
在还没有进入运营这个领域的时候,一提起运营我的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策划、推广、客服等等,这类的标签,真要我说运营是什么?运营要做什么?运营需要什么能力?运营的职业发展是什么?分别对应薪资多少?这些都说不出来。慢慢的随着学习一些课程,阅读相关的书籍,开始对运营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一、运营的定义和职能分工
什么是运营?其实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去定义什么是运营,因为这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对从事这一类工作的统称。运营是一个范围很广的一个职业,很难用某一句话或者某一概念去解释清楚。
广义上来说,运营在我自己的理解就是:基于互联网产品,利用一系列手段、方法去把一个产品或者服务传递给用户,让用户能够欣然接受,并且不断提升用户对于产品的认知和忠诚度,甚至转化给新的用户,进而获得收入。
从狭义上来说,运营的工作内容“五花八门”,可以分为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渠道运营,甚至可以更细的拆分为新媒体运营,产品运营,社区运营等。不同公司产品和性质不同,运营岗位的设定也不同。
运营的工作可以分得很细,但是彼此之间又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早期的互联网公司,由于公司体量和人员配置的原因,运营就是个多面手,可能一个人既要做活动写软文,又要做渠道推广,还得去做用户维系;而成熟的互联网公司分工一般就较为明确。
二、运营的职业发展
运营是一个天花板很高的职业,只注重能力。能力到了不管你什么年纪什么背景可能你就是COO,能力达不到,那可能就一直干着比如“CV”工程师这种重复枯燥的工作。对于一个运营人,一般的成长路径应该都是经历如下五个阶段:
P1阶段:运营助理,纯菜鸟或者实习生(0-1岁)
小白或者半小白的状态,刚刚入门,没有工作经验。
对于刚进入互联网运营的小白来说,前期就是一些打杂的工作,能够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每天可能就是跟用户互动,去论坛发发帖子,客服等一些琐碎的事情。
P2阶段:初级运营(1-3岁)
对初级运营有所把握,知道基本的操作,掌握部分专业技能。
对于这一阶段的运营人来说,可能就要独立负责一些小的项目了,此时最重要的就是执行并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这个阶段的工作虽然重复枯燥,但是也是成长最困难的时期,因为要学习各种不同的知识充实自己,学习各种运营技能比如文案,推广等,如果你够努力,可能一年能获得传统行业3年的工作经验。同时要多思考领导布置工作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学习他的思维方式。并且尝试制定和拆分工作目标,努力的去完成,锻炼自己的执行力。
P3阶段:骨干型运营(3-5岁)
自身能力野蛮生长
在独立负责项目的基础上,相关技能也要跟得上,所需要的技能也更加的专精了。你需要至少完成一两件技能的熟练掌握,比如:文案的能力,推广的能力,更加理解用户,数据分析做得更好,活动的策划能力等(具体技能应岗位而定),你所具备的技能一定要超过60%-70%的人。同时具备一个规划管理时间的能力。
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多和运营同行沟通。有时候同行们站在不同角度思考会有不同认知,可以带着他们的答案重新再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思考,也许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再就是多想多实验,能力主要来源于经验,而经验来源于不断的试错。
P4阶段:专家(5岁以上)
注重横向拓展,对行业、产品,业务形态的理解比较深入,开始从单一的执行者更多转换到策略&计划制定者。
此时的你应该在公司担任一定的级别,积累了不少的行业经验和人脉,能够站在公司或者产品业务线角度去制定产品的整体运营策略,并且要学会带领团队,分配时间,做到具体执行监督,对团队成员负责。这个阶段重点要培养锻炼自己的沟通谈判能力,综合管理,用户洞察力等,需要一定的“天赋”。
P5阶段:高级专家(6-10岁以上)
在岗位上浸淫多年,软实力进一步提升,成为公司全面的高层管理人员。
对于商业模式的理解越来越深,团队领导力也越来越强,对内要协调各部门工作、建立健全团队协作机制、参与公司整体规划、完善公司运营管理;对外要全面负责公司的市场运营和产品推广,维护并拓展各种渠道关系。需要具有营销思维、市场洞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责任感。
PS:任何工作都需要脚踏实地的去学习锻炼,我们未必能成为大咖,但是不潜心修炼,是绝对没有机会成为最后的P5。所以,无论是刚进入运营行业的职场小白,还是经验丰富的职场老司机,都需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份清晰的规划,切记随波逐流、碌碌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