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篇第18章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东:动也,从木从日,指日在木中。凡东之属皆从东。
许慎认为东是会意字,意思是太阳在“木”中,表示太阳刚刚升起,太阳升起的方向就是东方。
但在甲骨文中,“东”更像一个竹木编的笼子。也像里面装满物品、两头用绳子扎住的口袋,疑即“橐”的初文。有很多学者质疑《说文》,认为它的字形是根据小篆字形望文生义,并没有探究出这个字的真实渊源。“东”字的来龙去脉,可以说至今还是个未解之谜。
“东”字的本义是绑束两端的无底大布袋,但是在先秦出土文献中没有见到使用本义的用法,都是表示假借义“东方”。
不过一些从“东”的会意字可以旁证其本义,如汉字“重”字,从“人”负袋(东),取像于“人背负囊袋”之形,“沉重”的意思也就不言自明。
段玉裁引南宋郑樵的《通志》说:东即木在日中,表示太阳升起的方位,杲是日在木上,表示天已大亮。杳则日在木下,表示天色已经昏暗。
古人对于方位的理解比现代人更为丰富,“东”、“西”往往成为界定对立物的一个标准,无论是山河还是人事都会涉及。例如“山东”、“山西”,其中的“山”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界限,华山、太行山等都曾作为界限,还有“江东”、“江西”等。
在居住上,主人住在正房东边的屋子,客人住在正房西边的屋子,因此就把“主人”称为“东”,客人称为“西”,因此就有了“东家”、“房东”、“股东”等说法。
《左传》载:春秋时期,秦晋合兵包围了郑国,郑文公派烛之武出城游说秦穆公退兵,烛之武在摆明了灭郑对秦的利害关系后又说,假如不灭郑,把郑国作为“东道主”,秦国使者往来时,郑国提供馆舍资粮,这对秦国来说没有任何坏处。
郑国在秦国的东面,接待秦国出使东方的使者,故称“东道主”。后世用“东道主”来泛指请客的主人,也可以简称“东道”或“东”,如说“略尽东道之谊”。
在古文中,“东”字往往还被用来表示“向东”、“东行”,例如《左传》所记载的:“秦师遂东。”
首: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是一个头的形状,有头颅、眼睛、嘴巴以及头颅上的毛发,本义即头。
“首”因为位于身体的最上部,它的位置居最高、功效最重要,掌管着生物体的神经中枢,因此引申出表示最重要的人物或者事物、位置等,如“首领”、“首相”、“首要”、“首先”、“首位”等,又如《书·益稷》: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意为:大臣们乐意办事,君王振作奋发,一切事情都会兴旺发达。这是舜帝为皋陶所作的歌曲。
甲骨文百(无头发之首)和首(有头发之首)二形同为首字,像人头形。甲骨文经常见有“疾首"之卜,即头有病之义,首在甲骨文中多用其本义。
首也指始,如《公羊传·隐六年》:春秋虽无事,首时过则书。
首也指要领,如《书·秦誓》:予誓告汝群言之首。
拖:引也,本作“拕”。拉出一条蛇的意思,左形,右声。本义:曳引。如拖车、拖累、拖儿带女。
拖也指下垂,如刘基的《卖柑者言》:峨大冠拖长绅。
拖也指沉重或困难地负担着,如:拖了一身债。
拖也指披散,如《淮南子》:纵体拖发,箕倨反言。
拖拉,意为办事迟缓,不抓紧完成。拖欠,意为欠钱而拖延不还。
全文理解为:
孔子生病,国君来探视的时候,他头朝东躺着,身上盖着朝服,再把大带子加在礼服上拖垂下来。
此章体现了孔子的守礼成性,不起身穿朝服,对国君是不尊重的,有违于礼,但生病时,有些礼节是可以忽略的,不过孔子不一样,他还是把朝服盖在了身上。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发自内心的自觉,不是刻意的!
人要从小严格要求自己,规范各种行为,逐渐养成自觉遵守“礼”的习惯,这就叫“守礼成性”。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很多“无礼”的行为习惯,非常值得我们反思,比如随口说粗话,穿着睡衣满街跑,不遵守交通规则等。
孟子的“心”与“性”
心性之学是人之所以有理义、有道德的学问,是儒学的基础,孟子是心性之学的集大成者,其心性之学也是其性善论的理论依据,是宋明理学和现代新儒学的基础。
“心”是一个象形字,原指心脏,后被用来表示思想、思维、意愿、心志等抽象的东西,古人已经知道脑子是用来思考的器官,相当于电脑硬件,而“心”则是软件、操作系统。也就是主体思想感情的承担者。
心还指民意,如孟子说:“失天下也,先失其民,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每个人都有“心”,但每个人的“心”都不一样,也就是“心”具有个体性,但每颗“心”又有共通的地方,也就是说,“心”又具有共同性。
孟子认为:心具有和口、目、耳一样的感觉功能,同时又具有道德批判和心理选择的高级功能。如孟子说的“我四十不动心”!
性的本字是“生”,如《荀子》中有“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性的本义指人性,又泛指物性及天地之性。人性如果符合天地之性就叫“本性”,否则就叫失其本性。孟子曾说: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人的本性有两种,一,生物性:就是口之于味,目之于色的天然感知性。二,义理当然性:仁之于父子,义之于君臣的道德性。
孟子曾说: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山上的树木被人砍光后,光突秃的,这并不是山的本性,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有义理之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这种非有外铄的固有之心又叫“良心”。
孟子说:圣人之于民,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认为生民未有的孔子与我们百姓同类,只是他出类拔萃罢了!我们只要把自己的“义理之心”发扬光大,“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又将良心称为“本心”,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是因为他保存了本心,而小人的本心已被蒙蔽。
孟子还提到了“命”的概念,他曾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君子不把人的生物性当成“性”,而当成“命”,因为这是求在外者,求无益于得。而父子之间的关系是“命”,但君子不把它当成命,而是当成“性”,其求在我者,求有益于得,得不得到由自己决定。
总之,“性”是与生俱来的某种属性,孟子强调的“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属性,是人区别于禽兽的特性。而且这个“性”占比非常小,很微妙,必须非常重视!孟子曾说:人之于禽兽者几希!
人的本性之根就是本心,在内为心,在外为性,本性如何?不用言语,仅凭举止就能一目了然,也就反应在“礼”上。
那么,人为什么会变恶呢?一,环境影响本心,孟子说: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丰年,人就会变懒惰,灾年,人会暴躁。二,欲望影响本心,孟子说: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不符合礼义的高官厚禄给我,对我来说有什么好处呢?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还引用了《诗经》中的一句“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来证明人性是向善的,万物都有自己法则,每个人都喜欢美好品德。
人只要不断地学习、反省,保持本心就能保持本性,最后反映在礼义上,长期坚持就可以“守礼成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