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五六岁的样子,一到端午节那天,大人们很早就要到地里去割“菖蒲”“艾蒿”之类的草草药,她们说凡是端午节这天割的任何一种草都是药,对治疗伤风感冒特别有效果。
至于包粽子,煮鸭蛋之类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因为那个年代物质条件比较差,在我印象中这类东西比较少。
在当时,最让我们高兴的,就是到城里去看划龙船,就是相当于现在的龙舟比赛。
在那个时候,龙船都是用木材做的,没有现在的龙舟质量好,还时常漏水。划龙船的都是男的,且是青壮年,身体条件比较结实的,青一色穿短裤,上身裸露,没有穿救身衣,全靠自己过硬的游泳技能。
记得那年的端午节,父母带着我们从郊区走了约四公里,到达城里的码头边时已是中午,太阳当头照,热得不得了,在有一定坡度的河边,站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看划龙船比赛的人们。有的戴一顶小草帽,有的拿一把蒲扇遮一遮头顶,有的用一块小毛巾搭在头上,这些就算是遮阳措施了。
我们小孩个子矮,大人们找了一个高的地方叫我们站着,还用双手拉着我们,怕我们走掉。天气非常热,但人们看比赛的热情不减,不时从人群中发出阵阵欢笑声。
裁判一声哨响,三四条龙船,尤如猎狗探见了猎物,急速奔向对岸,划浆的甩开膀子拼命地划,船头的鼓声犹如战地的进军号令,船尾的舵手好似瞄准方向的机枪手聚精会神,岸边的观众也在为自己喜欢的龙船呐喊助威。
对岸的河边扔了三四只鸭子,鸭子见人多船急,惊慌之余,在水面胡乱地跑,最先接近鸭子的参赛队员,丢下划浆,跳入水中去抓鸭子。鸭子见人要抓它便钻入水中,队员也跟着钻入水中;鸭子见势不好要逃命,队员也紧追不舍;鸭子钻入龙船底部躲藏,队员也钻入船底去抓,船体失去平衡,来了个底朝天。不时引来岸边阵阵欢笑声,最后以抓得鸭子最多者为胜。
大人们看得笑逐颜开,小孩们看得欢呼雀跃,即使汗水长流,也觉得不虚此行,不枉此生。
唯一让我感慨的是,在我们后边不远处,有一间木结构的办公室,屋顶吊着一把电扇,呼呼地转着,心想要是能在这间房子里吹着电扇看着龙船该多好啊!
如今有了电扇吹着空调,却没有儿时看龙船过端午的高兴劲,有的却是儿时的怀念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