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为看得到《老喻人生算法》专栏后回顾总结,未看全文者可能不易理解,望海涵!
01 发刊词 | 给你的人生明确算法
贪多嚼不烂,以前自己总想找到最完美的一条路,然后不留遗憾的走下去,面对选择也总是纠结迷茫,走对看运气,走错认晦气,人生算法已跟着老喻走了一遍,断断续续重复着也又看了几遍,重点是在打造自己的赛车方面,自己一直犯的错误还是在于从小接受的教育,总想找到确定的答案,而忽视了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概率思维和世界的不确定性却总在回避,看了很多书,听了很多道理却离成功越来越远。
后期的计划就是再认真看一遍算法课,认真学习并留言,没有思考的学习只是自嗨,我要坦然面对自己的无知和不足,再结合课程内容脚踏实地的再走一遍自己现在走的路(就是好好工作的意思),推动自己的飞轮转起来,哪怕慢一点,哪怕不是最好的飞轮,也总比假装自己有无数个飞轮要强。
我会从头在每一篇留言,全部课程留言结束后,去小酒馆和老喻聊聊,千万别闭馆啊
02 A计划:自我塑造的九段心法
如果试着玩一下,我也会体验一下幸福机器,就像打游戏一样,爽一爽也挺好的,但是要永远插上就算了吧,根据我打游戏的经验,通常玩完收获的只有无穷五无尽的空虚感。
过去总想着造火箭,所以从不开始,现在踏实了,今天朋友给我说,人生就是找到一座自己的山,然后去爬山,路上有困难也有成就感,每个人的山都不一样,什么都可以,但只要找个山去爬,这就很有意义。我就是低配的赛车,但也可以慢慢提高配置,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
03 初段-闭环:如何对抗完美主义
虽然是老生长谈的一个问题,但也是大多数人明白却很难执行的一件事~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原因老喻分析的都很透彻,人性是很难扭转的,我们看多了人生巅峰的样子,就感觉自己也应该时刻巅峰,一鸣惊人,实际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从完成开始,然后再打磨抛光,一段的确应该是最难入段的,。!一直践行这一原则的人想必早已成功,任何事情最好开始的时间应该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写这些看似幼稚的留言,就是要强迫自己开始一样新的旅程,一条简单而又持续向上的成长之路。
04 二段-切换:掌控大脑的两种模式
这两种模式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很多时候我总是处于主动控制系统中,比如打球这件事是我很大的遗憾,最关键的地方应该就在于自己没有掌握两种切换模式,我做的与雷阿伦正好相反,场上的时候总在时刻分析自己的不足,时刻认真瞄准,反而由于紧张导致发挥不足,但自己练的时候又没有刻意纠正错误动作,恶性循环,在自己成长本该最快的时候打的技术平平,空有一腔热爱,却没做到自己喜欢的高度。
相信任何领域的高手都应该如老喻所说,场下刻苦钻研,提升自己,场上尽情发挥,所向披靡。你的能力在场上是多少就是多少,不会因为在场上理智分析了就会有多少改进,自动驾驶时就忘记主动控制,主动控制时也不要随心所欲!
05 三段-内控:跑好大脑的四人接力赛
我的问题就在于在决策环节处理不好,每次到决策环节总会优柔寡断,从而内耗,延误时间,要么就是做了决策后摇摆不定,从而让自己在行动中目标不明确,从而浪费时间和精力。
不过我有些疑惑,每个人性格不一样,认知飞轮要转动在内控点需要四个性格,会不会不易做到,还是说我在认知环节没有做好认知所以才会在决策环节做不了决定。
内控点就是需要一个观察者在节点交接的时候派出不同性格的人上场,结合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来看,每一次完成就是认知飞轮的一次转动,也许随着完成次数的增多,认知飞轮的薄弱点就能锻炼强大。
对我来说,现在首要的目标应该就是锻炼决策这一环节,决策后疯子执行,决策正确与否也要在一轮认知后再去判断,一次次完成一些事情,将这块肌肉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