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青年被称为“垮掉的一代”。
鲍勃·迪伦是最出名的青年偶像,他反叛,自由,愤世嫉俗,他的歌词超越歌曲本身成为青年嬉皮士的精神领袖。
而60年代中期的“英伦入侵”浪潮更是为美国带去了更多元的摇滚文化,标榜自由和颓废,远离主流社会,蔑视传统道德的摇滚乐成为60年代的新艺术。
在这场浪潮中,出现了许多摇滚新青年,他们渴望成为下一个披头士或者下一个鲍勃·迪伦,一腔热血扑在对音乐的热情中。
这其中有像Led Zeppelin那样一炮而红,出道即巅峰,星路畅通无阻的幸运儿;也有像Pink Floyd,Fleetwood Mac这样一波三折,历经坎坷,终于功成名就的弄潮儿;但是多数仍是满腹经纶,却始终不温不火,默默无闻的音乐人。
他们拉开了70年代摇滚乐的序幕,迎来了摇滚乐最灿烂而辉煌的金色年代。
罗德里格斯便是这场摇滚群像戏中籍籍无名,重在参与的一员。
他来自美国底特律,在1970年和1971年发行了两张专辑《Cold Fact》与《Coming From Reality》,两位制作人都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甚至认为如果他继续自己的音乐事业,可能会取得比鲍勃·迪伦更高的成就。
不过,人生在世,没有假设,纵使才高八斗,但正如千里马需要觅得伯乐才能真正被叫做千里马,成功的音乐事业某种程度上更需要的不是才华,而是足够的运气。
罗德里格斯在美国的音乐事业毫无起色,唱片销量十分惨淡,苏塞克斯唱片公司董事长说,他的专辑大概只在美国卖出6张,连他的女儿都不愿意去买。
我不明白,他这么优秀,在当时,所有的成功条件都具备,为什么没成功,时至今日这个问题仍然困扰着我。
——迈克·西奥多, 罗德里格斯第二张唱片制作人
《Coming From Reality》发行后不久,苏塞克斯唱片便开除了罗德里格斯。直到现在,提起这个名字,仍然没有多少人认识他。
如果没有这部纪录片,或许很多人一生都不会接触到这位昙花一现歌手的音乐。而罗德里格斯离开公司后,也没有继续这份事业,而是像大多数无名音乐人那样放弃音乐,隐没于美国城市的夜幕中,再无踪迹。
但是,罗德里格斯传奇的故事,才正式拉开序幕。
在“Sugar”斯蒂芬的叙述中,罗德里格斯是南非家喻户晓的巨星,这与他在美国的境遇完全不同。
可惜,罗德里格斯从未踏上过这片土地,也从未知晓自己在美国另一端的南非深受拥戴。
20世纪60年代的南非,正值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最为严重的时期,南非的年轻人知道一切正在发生的自由运动,却没有人知道南非正在发生什么。
对美国人来说,南非就像是另一个世界,没有人知道《Cold Fact》是怎么传到南非的。
最被人接纳的一种说法是,一个来南非探望男友的美国女孩携带了一张《Cold Fact》唱片,无意间在聚会中播放了几首歌。布鲁斯和民谣曲调虽平和婉转,但歌词迸发出的激荡高昂的情绪不亚于思想激进的鲍勃·迪伦的反战名曲。
罗德里格斯让南非青年听到了对底层生活的关怀和对政府不满的控诉,看见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这和他们的心情十分吻合。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发的翻录唱片,在没有媒体和网络的帮助下,拥有同样反抗意志的人们因为罗德里格斯的歌聚在了一起。
斯蒂芬称罗德里格斯的唱片至少在南非卖出50万张,他是南非青年的精神偶像,他的名气超越滚石乐队,超越鲍勃·迪伦,超越披头士,他的音乐成为反种族隔离的圣歌。
如今南非的歌手和乐队,大多深受罗德里格斯影响, 但是,没有人直到这个美国歌手的任何信息,甚至人们对他模样的认知仅仅只有《Cold Fact》上那个模糊的身影,而罗德里格斯在台上离奇自杀的消息也让南非青年不可置信。
这位神秘的美国歌手,这个神秘的精神领袖,引导了南非一代人,开启了一个时代。
这个伟大的故事开始于斯蒂芬一位嫁去洛杉矶的朋友。这位朋友来到美国后,才知道没有人听过罗德里格斯这位歌手的名字,唱片店也根本没有他的专辑,他在南非和美国的名气就像是平行世界中两个截然不同的罗德里格斯。
斯蒂芬听够感到很有意思,他第一次对偶像的生平产生了兴趣,却不知道如何寻找这位小糖人。
于是,这位老糖人为罗德里格斯第二张专辑封套《Coming From Reality》撰写文案时写到:
“有没有音乐侦探来帮帮我们?”
慕名而来的是一位叫克雷格的记者,克雷格当时初出茅庐,需要一篇新闻稿奠定地位。这两人都是罗德里格斯最忠实的粉丝,他们想要找到已逝偶像的真实生平用以追忆和缅怀。
寻找偶像过程亦十分艰难,他们从现金去向入手,却一无所获,后来又排查歌曲中的地名,着手建立寻人网站,也石沉大海。
最终,克雷格在罗德里格斯的歌曲中找到了一个线索。
一个叫做迪尔伯恩的地名,这是美国底特律的一个小镇。
于是,两人匆匆收拾行囊从开普敦远渡底特律,认识了罗德里格斯第二张唱片的制作人迈克·西奥多,向他讲述了这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西奥多不敢相信,这个在美国消失匿迹多年的无名歌手,竟然是另一个世界的巨星。
当克雷格说到罗德里格斯离奇自杀的故事后,西奥多的回应让两人喜出望外:
你说死是什么意思啊?他没死啊!”
这种感觉就像是,你有一位喜欢多年的巨星,他曾经是你的青春,你的精神食粮,可惜,在你喜欢上他一发不可收拾时,他去世了。但是,多年后,你得知他仍然在世。
这个消息让斯蒂芬和克雷格高兴坏了,十年如一日的寻找终于有了一丝眉目。
不久后,克雷格便把这个故事写成了一篇新闻稿《Looking For Jesus》。
他本以为这是故事的结局,却没想到这仅仅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文:PlantPage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