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经典作品《高老头》,感慨颇多,既有对高老头不幸处境的同情,也有对他一味溺爱孩子的痛恨,真可谓“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好!可是我怎么付账呢?我一个子儿也没有了,我的孩子。我把一切都给掉了,一切。我要靠救济过日子了。至少那条嵌金银线的跳舞裙很漂亮吧?我嘛,我一无所有了”
“金钱可以买到一切,甚至可以买到女儿。哦!我的钱到哪儿去了?如果我还有财产留下来,她们就会安慰我,照料我;我会听见她们说话,看见她们的身影。”
“我把我的一生都给了她们,而今天她们却不能给我一个小时的时间。”
这是高老头在生命奄奄一息之时发出的悲愤的呐喊,他终于明白两个女儿抛弃了自己。
到死也没有等来女儿的高老头,只能孤独、凄惨地死去。入殓时的衣服也没有,两位女儿只派了两辆漆黑爵位徽章的空马车……
高老头的悲惨遭遇让人心生怜悯,但是又让人痛恨至极。
身为面包商的高老头本是个暴发户,有钱有地位,有着幸福家庭,后来妻子去世,他就把所有的爱转移到两个女儿身上,一味的满足和纵容,两个亲生女儿把他的全部财产压榨得干干净净,最终换来的是高老头临死前,两个女儿忙着参加舞会,却没有时间看父亲最后一眼,可怜的高老头孤独,悲惨地死在旅馆里。
高老头一味的娇惯和溺爱孩子,导致孩子自私自利,毫无人性。他每况愈下的不幸处境是他自己造成的,是他自己没有教育好孩子,是他一味的给予孩子金钱,用金钱满足孩子的一切想法。他心里想的始终是两个女儿,没有为自己打算,没有为不幸的自己争取半点利益,没有教给孩子孝顺,感恩……他的不幸也是咎由自取,不值得人们同情。
所以说我对巴尔扎克笔下的高老头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