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自己的情绪不逃避
我们中的许多人习惯于反应,而不是对发生的事情做出回应。我们经常倾向于隐藏自己的感受——压抑情绪、吃药缓解或选择逃离。
只要你在逃避自己的感受,你就是在否定现实。如果你试图把某件事情拒之门外,并说“我不想再想起那件伤心事”,我保证,你一定会再次想起那件事。所以,请走近这种感受,坐下来陪着它,关注着它。然后再决定让自己抱持这种感受多长时间。你不是一个脆弱的小人物,学会面对现实对你有好处。请停止与自己的感受抗争,也不要再躲避。只要提醒自己,感受就只是感受,它不能决定你是谁。
无论你在刻意练习什么,只要经常练习,你就会成为那方面的能手。如果你练习紧张,你就会更紧张。如果你练习恐惧,你就会更恐惧
你需要学会观察自己的感受,这需要你鼓起勇气,不去做任何事,只是简单地关注它,学会与自己的感受共存。
具体方法
去感受自己,才能治愈自己。
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检查自己的感觉。每天找一段空闲时间,比如坐下来吃饭的时候、在超市排队结账的时候、刷牙的时候,深呼吸,然后问自己:“我现在的感觉是什么?”扫描自己的身体,寻找诸如紧张、麻痹、愉悦或疼痛的感觉,看看自己是否能识别出一种感觉,并给自己的感觉命名。不要带有任何评判的念头,也不要试图改变自己的感觉。
一切情绪都是暂时的。
每天找一段时间观察自己的感受,并让这成为习惯。接着,在你出现了强烈的情绪(消极或积极)时,试着与自己的感受共处。如果可以,尽力远离那些使你喜悦、悲伤或愤怒的情境。安静地坐下来,调整呼吸。闭上眼睛,把手轻轻地放在膝盖或腹部上,这可能会有帮助。开始给自己的感觉命名,然后看看自己是否能定位身体里的感觉。好奇地打量自己的感觉。那个感觉是热的,还是冷的?让你放松还是紧张?让你痛心、焦躁还是悸动?最后,仔细观察感觉是怎样改变或者怎样消散的。
抑郁的反义词是表达。
当你回避说出自己的感觉时,回想一下最近与朋友、伴侣、同事或家人的一次对话。现在为你的真实感受负责还为时不晚,表达你的真实感受也来得及。告诉与你对话的那个人,你正在回想你们的谈话,而且很乐意继续与他交谈。找一段你们都方便的时间,告诉他:“我当时不知道怎么表达,但现在我明白了,我当时是这样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