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在《人类的知识》里有一句话:一个人求知的历程,就像是一个登山者靠近一座被暮霭笼罩的高山。一开始他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所有的东西都无法看清,慢慢地走近时,这座山的各个部分才清晰起来。
相信很多非专业的爬山人士,大致都和我一样。把爬山当做一种体验和娱乐,在青翠中呼吸新鲜空气,锻炼体能,再在结束后发发朋友圈。 每次,出发前,搭配好衣服,整理可以在半山腰的午餐,以及可以随日光而变化穿戴的帽子和墨镜,看起来很像那么回事儿。
坐车到山脚下,目之所及都是自己将要征服的部分,心想今天一定又是一次愉快的旅程。信心满满地踏上第一组台阶......
然而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这段旅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和好玩,同行的人话越来越少,你也会更关注自己的体力和呼吸,而不再去在意帽子戴的美不美......你会开始自己观察这座山,还有多少个转弯,周围有些什么植物,向阳面和阴面有什么差异......这段旅程从一开始的征服和娱乐,慢慢变成沉浸其中的体验。
即便很多的时候是辛苦的,但你更关注的,不再是对爬山这件任务的完成,心里更多想的是当下的感受:“噢,原来这里是这样的啊,原来这座山这么高,要走这么多的路,原来哪些看上去貌不惊人的同行者,可以爬的这么快....原来我这样爬,可以更省力些......”于是,爬山这件事开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这才是每次爬完山最大的成就感所在,每每和人提及的时候,相信你最乐于和人介绍的是你在爬山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细节和经历,而不是这座山我爬过了。
学习知识也是一样,很多时候,你对自己的知识感到自信是一回事儿,而对知识的梳理和掌握则是另外一回事儿。
在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人会越来越焦虑,总结的自己读的书不够多,掌握的信息不够多,于是就拼命地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增加信息而增加信息,身陷于知识的汪洋中无法自拔,最后的结果会变成,这个东西我好像听说过,那件事情我好像知道,但真正问你的观点和看法时,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很多人在统计自己一个月读了多少书,学了多少堂课的时候,那些看起来很优秀的数据后面掩盖的确实更大的心虚,是啊,我这么努力,花了这么多时间,读了这么多书,记了这么认真的笔记,为什么还是没什么效果呢?是的,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只有你自己才知道,有的时候,甚至连你自己也不知道,在实践面前一检验,就硬生生地明了了,回头一看,只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经历了一个太过热闹的旅程而已。
如何不让自己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我觉得非常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和需求,知道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兴趣爱好在哪里;
其次,要基于自己的条件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将自己作为知识的主体,而不是被迫吸收,要将看到的知识点和信息点不断纳入自己所主动构建的知识架构中去,让它们能够为自己所用,作为自己架构的不断补充和延展,能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表达出来更好;
再次,对吸收的知识要不断地打磨和检验,想要学以致用,就必须能够持续记忆,只有这样,在你需要某个知识的时候,它才能在你需要的时候自动出现,帮助你解决不时之需;
最后,要让自己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和终身学习者。最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会建立在直觉和短期目的上,终身不怠,擅长学习的人会受益终身,只有不断和更真实的自己对话,建立更长远的目标,才能真正地体会到求知之乐,这才是最本源的求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