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讲到心态迁善模块,有一段话直接对应最近我的授课心态,有所触动。
书中说:正常人都会说话,很多人经常在朋友面前滔滔不绝,可是站在面对上千人的讲台上,却张口结舌,汗如雨下。对着一个人是讲话,对着一千人也是讲话,在技术上是完全具备的,可是为什么大部分人走上讲台就出现语言短路了呢?是信念和心态在影响他的表现,对着一个人时,环境熟悉,朋友之间相互了解,讲什么都没关系;对着上千人,环境陌生,面对那么多眼睛,害怕自己讲不好而出丑。越害怕就越出丑,一个口才很好的人也会成为结巴。
想要改变这种状态,通过训练讲话水平不能根本性解决问题。根本的办法,是帮助对方迁善心态:讲不好会出丑,那就出丑给大家看,有什么关系?看着这么多人会紧张,那就带着紧张讲话,有什么关系?
如果对方在信念上觉得出丑也很快乐,出丑对自己并没有影响,人是可以紧张地讲话的,那他就在信念上换了一个轻松频道,自信地走上讲台,慢慢地就口若悬河。
02 内在不自信的声音
最近在营销上做培训,内在有不自信的声音,发现上台讲话总是需要找更良好的感觉,希望找到更自信的状态,为此,每天不断的训练讲话技巧和讲话时长,这当然也是一种训练方式。
不过我也发现了,这是内在心态出现了变化,我需要关注内在的声音,我心里出现了担心和害怕,担心这个课程讲不好会出丑,担心内容对大家没有用,会让大家觉得我是“没用”的。越害怕就越讲不好,也会越来越不敢上台,这种状态会恶性循环。
所以看到《人本教练模式》讲心态迁善这个点时,心中豁然开朗。对啊,讲不好我还讲不坏吗?放开去讲就可以了,出丑就出丑,紧张就紧张,就是因为在讲课中暴露问题,下次改进提升就好了呀。
03 实操可用
正好今早是新兵10期,营销新员工3天入职培训,《企业介绍》是新的课件,也是正式第一次讲《企业介绍》准备的还可以,但总是觉得不敢充分,看到刚才这个信念的转变,让我轻松不少。上台讲就是了,讲不好,也没关系,没必要要求完美,会出丑会紧张没关系的。
04 从昨天开始听看《人本教练模式》,让我对阅读书籍重新来了信心。
为什么这么讲?
①我讲读书人谢良清,我特别信奉读书改变认知,读书能让人成长,这是我的信念。
②但在以往这一两年,读纸质书的次数寥寥无几,读电子书也断断续续,归根究竟还是我不想读,因为很麻烦,效率不高,我大部分选择了效率更高的培训课和视频主题课程。
③这次想要重回主题阅读书籍的信心来源于,我发现自己“看”纸质书虽然难度大,但我可以“听书”+“看书”的模式同步进行,如此一来效率和质量兼顾,这让我很欣喜。
我分析了一下,我是属于视听觉兼用的学习者,没有体验过的人生对我触动不大,所以我需要“看到”,“听到”才能更好的吸收。
于是“听书”让我输入信息,“看书”让我同步理解和消化。
05 有了“视听图书”的发现之后,我又有另一重数据的发现。
微信读书朗读1分钟300字=1小时60分钟*300字=18000字。
如果一本书10万字,10万/1.8万=5.5小时=2天(每天听3小时)
如果一本书20万字,20万/1.8万=11小时=4天(每天听3小时)
如果一本书30万字,30万/1.8万=17小时=6天(每天听3小时)
也就是说,任何一本书(30万以下),一周之内就可以有质量的听完,这让我很惊喜,这是我一直想要做的事,我发现了自己的读书方法。
这个背后的涵义告诉我,我可以开始主题阅读了。
06 主题阅读和读书笔记的假设
每周“视听1本书”,每个月4本书,每年大概就是48本书,一个人在一年之内能够完完整整的读完48本书,就已经很有收获了。
每年12个月,可以定12个主题,每个主题下找到4本同主题的好书,每周“视听1本书”再输出1篇读书笔记,这样就很了不起。
举例:我第一个定的主题是“教练”,我可以选择《人本教练模式》《高绩效教练》《教练型领导:用提问帮助和领导团队》《企业教练》。1个月之内就能够对教练主题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输出4篇读书笔记,如果对该主题想要更深入的研究,不论是报教练班,还是在延伸,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举例:我本职是培训,我第二个主题可以定培训,我可以选择《培训经理进阶指南》《培训师成长手册》《培训课程开发实务手册 第2版》《企业培训体系设计》,同样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1年12个主题,48本书,48篇读书稿,12个方向的成长,很可观。
07 这个假设能不能成立呢?
第6点的想法很好,如何能够真正的实践呢,毕竟虎头蛇尾的事情并不少见。
先定5个主题:①教练主题。②培训主题。③职场沟通主题。④管理主题。⑤理财主题。
再定每个主题的4本书,把目标、计划、书籍电子版准备到位,就可以先试验1个月。
就从现在阅读的《人本教练模式》开始吧。
2022年10月17日,5:16,厦门玖和广场,谢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