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还算小,大概十九、二十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贾樟柯的作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汾阳。因为我妈妈的故乡也是汾阳,似乎我小学每年的主题都是“回汾阳”,所以听到电影中时常出现的方言倍感亲切,对其中的很多场景虽没有亲身见过,却也好像感同身受。
但这也导致了我对贾樟柯的误解。看完《站台》、《小武》还有《三峡好人》以后,我突然开始怀疑,贾是否只是在贩卖中国的破败来换取奖杯?
我开始慢慢疏远贾樟柯的作品了。
如果说这是一部安利贾樟柯和他作品的影片的话,我又被成功安利了。
影片从汾阳的老城区开始拍摄。贾樟柯个子不高,说话温文尔雅的,跟老家人说话还操着一口汾阳方言,很亲切,就好像我那不苟言笑的二舅。他们去贾小时候的家参观,拜访以前的老街坊。老奶奶还叫他赖生儿,就像名字叫狗蛋好养一样,这是当地对很多男孩的称呼,包括后面出现的三明,他二哥一定叫二宝。大家就用这种朴实的名字称呼每一家的儿女,也当自己的孩子看。他后面也说,小时候吃百家饭长大,家家都没有什么院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似一家亲。老奶奶拉着他嘱咐,43啦得赶紧要孩子,跟小时候说不许逃学一样慈祥,好像什么都没有变。但好像又有什么慢慢变了,比如门前被砍的苹果树,和一家家竖起的街门。
之后跟拍到他家里,拍摄他的母亲和姐姐,他也回忆自己的父亲。他回忆他那因地主出身无法上大学的父亲、带他爬上城墙却独自哭泣的父亲、一直在为他担心,一辈子没什么快乐的父亲。说着说着他突然哽咽,也许是懊悔没有过早地理解父亲的心思,就像他所说父子之间的关系,默默地关心着,而大多数时候又是疏远的。直到失去对方,才开始慢慢怀念。
说回电影,这部影片以贾口述为主,中间还穿插着大量的电影片段,梳理了他整个的作品线,他也更清楚地讲述了每部作品背后的“故事”。
在此之前,看《站台》就是站台,不知道是那群渴望进城的小镇青年;看《三峡好人》只知是寻妻记,却读不出那充满原始美的城市特写。这些作品的背后,还记录了他孩童时期经历的大事件,小镇青年的围城与困惑,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同质化,科技时代的暴力表达...而这些,都在他娓娓道来之后,用影像给了印证。
这也回答了我自己的疑问,他并不只是在贩卖破败,他也在记录。他走在汾阳破败的老城区时,说起了现代化导致这些建筑都要慢慢被拆了,这样他童年的回忆也就都没有了。但没办法,我们阻止不了,所以只能拍电影来记录。正如他在央美的交流会上所说,他的电影拍每一个“非权贵者”的故事,他自己也是。他在记录自己,讲述自己,也在讲述这个时代的别的普通人。
在回京的高铁上,他说起故乡:我们更懂故乡,恰恰是因为我们在离他远去。
我们更懂过去,也恰恰是因为我们在远离过去。
至于未来怎么样?可能只有更远的未来才能懂。
所以电影要一直拍下去,而观众,也要一直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