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种思考方式。”这是为什么,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对于一切问题的发问?哲学是那些哲学家留下的典籍,我们去阅读这就是在学习哲学?
我认为是也不是,哲学在讨论世界之中的任何问题,与传统学科不同。我们通常听到哲学就觉得是一门特别高深的学问,不是普通人说考虑的范畴。其在于哲学的讨论包含着所有的问题,哲学研究所具有的广度与深度与传统学科有着显著差别。
那么我们对于学科的研究又是意味着什么?是对于确定的知识体系的学习,是死板的?哲学带给我们是对于世界一切敢于发问的勇气,并不是单纯的学科知识能够给我们。不过我们在对于学科的学习之中仅仅是对于知识的学习吗?就比如我们的生物学科,我们一开始讨论植物动物到讨论细胞,我们一步步的深入,我们解剖动物去学习,但并不是去拥有一颗杀戮之心,以理性的方式看待整个世界,也心怀感恩,怀揣着爱去对待这个世界。
再举一个例子语文学科的学习,我们对于杜甫、王阳明、孟子、孔子的学习,也并不仅仅是去看他们究竟说什么,而是去理解他们说的那些话背后所具有的道理,阳明先生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孔子的“仁”,他们都是在陈述人类何以能够在这个世界中存在,我们如何有尊严的有意义的作为人之为人挺立的站在这个时间。以及我们学习的诸葛亮让我们知道一个儒家知识分子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着自己的志向,在杨绛的笔下的老王,总感受到人间所具有的真情。这些可能并不是哲学所具有的理性,但他们却真真切切地让我感受到了人存在的意义,那么这些对于学科的学习还是仅仅对于确定的知识系统的梳理吗?当然不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之中,培养了我们去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些就是有意义的。
所以我们讨论的并不仅仅只是关于学科,而是我们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在思考人何以能够“永生”,人类渺小有为何能高贵的在这个世界之中,人类渺小的如同苇草一般,却成为了最独特的存在。所以对于学科的学习,并不仅仅是对于知识点的梳理,也是在培养我们的看待世界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
但是我认为在关于哲学在讨论之中也蕴涵着对于学科的讨论,在哲学中我们研究人如何存在,如何生存,那些对于学科深入的讨论,其实也是一种对哲学的探索,就比如苏格拉底说“我知道我一无所知”,哲学让我们多了一种观看世界的方式,我们对于一切都去保持怀疑,也教会我们如何去表达。所以我们对于哲学的学习与对于学科的学习本质上都是一致的,我们去探索世界,认识世界,也在这个过程之中让我们变成一个更完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