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观音出家日。
春秋阿婆一大早就起了,肩上搭着个布袋,亲亲春秋的小脸,“囡囡,跟阿婆去庙里看菩萨,好伐?”
小春秋眨眨眼,开心地点点头。
阿婆乐呵呵地牵了小春秋的手。一小一老往庙里走去。
寺庙不远,小春秋牵着阿婆的手,蹦蹦跳跳,听阿婆口里念念有词,阿弥陀佛,观自在……
寺庙隐匿在苍白的雾气中,林间的青石板小径如雨泼过似的,湿漉漉地腻滑。
檐角微翘,古墙上布满了爬山虎,角落里的狗尾巴草在风中摇曳。
春秋扶着雕成莲花的扶手,踏着石阶往上爬。
阿婆跟在后面笑眯眯地看。
今天香客多,阿婆很忙。她嘱咐春秋,“囡囡,乖乖在庙里玩,肚子饿了就去找了凡师父,让她给你盛碗斋饭。”
春秋乖乖地应了,蹦蹦跳跳地去玩了。
石阶下有许多童子雕像,挎着小鼓的,合着手掌的,一个个表情祥和,笑眯眯的。春秋觉着好玩,背过手一个一个看过去。一个没注意,竟撞上了人。春秋捂着头,倒没觉得怎样,对方却“哇”一声哭了。
竟是个唇红齿白的小沙弥。灰布褂,小光头,手里还拿了块布。
春秋翻了个白眼,看那货哭的梨花带雨。索性也不走了,春秋往石阶上一坐,盯着小沙弥细细看。
小沙弥哭了会儿,然后擦擦眼泪。
春秋撑着下巴,你为什么要哭啊?
小沙弥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师父说,哭一哭就不疼了。
春秋好奇地眨眨眼,真的吗?
小沙弥很严肃地点头,当然是真的,师父从来不骗我。
小沙弥刚刚在用布擦拭雕像上的灰尘,擦的正专注,不料一抬头,便和春秋撞了个正着。他和师父是从远方来的,打算在庙里住一阵。
从那以后,春秋常常来找小沙弥玩。
小沙弥名叫楚生。
楚生的父母信佛,小楚生年幼多病,六岁时几近夭折,便送他去寺庙,求菩萨保佑,不求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只求平安喜乐,万事无碍。
楚生要打扫寺庙,念佛,念经书,总之很忙。春秋也不觉无聊,楚生做什么她也跟着做,佛号念得像模像样的,经书念得比楚生还溜。
春秋今年六岁,楚生比她大五岁,她却从来不唤楚生哥哥,整天楚生楚生地叫。
楚生闲时会教春秋写字。写楚生,写春秋,写安非他命如是我闻。
春秋问,楚生楚生,你怎认得这么多字。
楚生又挠挠头,师父教我的。师父说,学佛就是学学问。读书多才能传授佛法,教化世人。
春秋眨眨眼,似懂非懂。
春去秋来,寺里的银杏叶落了又扫,扫了又落。
他们一日日长大。楚生随师父一住住了八年。
八年间,楚生愈发硬朗,春秋愈发秀丽。
春秋不再常去庙里,她有许多功课需要打理。楚生也不再有那么多空闲,他要学习修行。
楚生正读着经书,却听得师父冷不防一句,该走了。
他顿了一下,目光正落在一行字上,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他又翻了一页,说,好。
楚生走了,阿婆告诉春秋。阿婆今年六十五,硬朗得很。阿婆每天都笑眯眯的,对这红尘却看得很透。她看春秋一脸淡漠的样子,终是忍不住叹息,囡囡,难过就哭吧。哭一哭,心就不疼了。
春秋眨了眨眼,泪珠掉了下来。她抱着阿婆,嚎啕大哭。啪嗒啪嗒,打在阿婆的灰大褂上。
过了几年,春秋也离开了小镇。她是血里有风的人,天生注定漂泊。
又是观音出家日,阿婆依旧很健朗。大概菩萨真在冥冥之中保佑着众生吧。春秋笑搂着阿婆,陪她去寺里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