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情思

谷雨前后,正是枣树发芽的时候。老宅窗前有一颗碗口粗的枣树,苍黑的枝条上许多乳头状凸起,就从那里面冒出瓜子大小的新芽来,阳光照耀下,枣树像戴了满头翡翠。

“枣芽发,种棉花”。

父亲取出棉籽,先泡一泡,拌上红色的呋喃丹(一种固体农药,防蝲蛄的),再晾干,摇着耧种到地里。

没几天,纤细的绿芽就拱出地面,可是,棉籽皮还扣在头上,像是怕冷戴了一顶灰黑色绒线帽子似的,显得俏皮可爱。

几个月后的秋天,它们会长成腰来高的棉花树,开红的、白的花,花萎了,结出累累棉桃,秋阳一吻,棉桃就裂开嘴,吐出一口雪白的棉朵。

枣芽很快长大,成了薄如蝉翼的枣叶,米粒大小的枣花开了一树,香气就在小院里飘来荡去,惹得蜜蜂们嘤嘤嗡嗡地飞。微风吹来,簌簌衣巾落枣花,“拂了一身还满”。

小枣出生了,是一个个袖珍的绿色小圆锥,就像蜜蜂玩耍过的陀螺。不经意间,小陀螺就长成花生米般大的青枣了,滑滑的,润润的,躲在叶子底下,像是怕调皮馋嘴的小孩把自己揪了去似的。

奶奶养的一只小公鸡到了青春叛逆期,晚上它不愿意钻到闷闷的鸡窝,喜欢飞到枣树枝头栖着,看星星看月亮,怎么劝都不听,软硬兼施也无济于事,也难怪,它的祖先本来就是鸟嘛。

我跟着奶奶睡,天还没亮,鸡们就醒了,一遍一遍嘹亮的啼叫声。枝头那只小公鸡也学着鸣叫,可听起来是那么稚嫩,韵律也不对,像拉二胡的弄坏了琴弦,拉起来跑了调。

奶奶就笑:“你听,多像在叫咱村的某某某啊。”

我仔细一听,还真是像在叫村里那个老头的名字,我们祖孙俩也一遍一遍地开始学,哈哈大笑起来。

外面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全村的鸡都不叫了,小公鸡也闭了嘴,它肯定变成一只落汤鸡啦!我和奶奶就安静地躺在炕上听雨,听雨若有若无的“刷刷”声,落到叶上,落到房上,落到地上,润着万物。

多年以后,奶奶去世了。

一切都变成了酸酸甜甜的回忆,可是祖孙俩相依为命的童年生活却依然慰藉着我的心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