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姜孝君、刘鸿 刘长志
春
近
始
大
寒
到
图片
“刘长志儒学实解”
同道为鉴 共同进步
《论语实解》出版签约仪式& 京津冀读书会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3年12月16日,“刘长志儒学实解”京津冀读书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刘老师亲临现场授课。与此同时,也引来了一个重要的时刻——刘长志编著《论语实解》出版签约,象征着“刘长志儒学实解”系列著作(四书的实解:《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将会在不久的将来与我们相见,敬请期待!
读书会同道收获分享
图片
姜
孝
君
易
经
学
习
的
新
体
悟
12月16日,刘老师亲临北京读书会给大家带来了中华文化源头和文脉传承的主题授课,我认真聆听了刘老师的授课,与同道们一起见证了刘老师《儒学实解》的签约出版时刻。短短的几小时我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有了系统的认识,同时也进一步坚定了自己下一步追随刘老师和各位同道学习体悟易经的信心和决心,以下是几点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为什么要学习易经?
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法天则地,刘老师在授课时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是说万物随着日月往来,时间流淌,在春夏秋冬的变化中,把各自的性和命正当出来。无论是人,是树,是其他器物等等,符合天理,与时偕行,才是正道。世上万物包括人都一样,唯有合道而行,才能正当出个性命。”而《周易》就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来处,学习易经后,就可以洞悉和驾驭事物变化的终极之道,从而达到儒家“心物一元”的境界。
二、如何学习易经?
心和物分属阴阳的两面,学习易经就是要让我们的心与事事物物各得其宜、和谐相处、与时偕行,即:“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易经》把天时分成初、二、三、四、五、上这样六位时段,实际就告诉我们时位的至关重要,学习易经首先就是要通过对义理的体悟来明辨天时,明白了天时我们可以“明晓万物终始之道,始则潜伏,终则飞跃,可潜则潜,可飞则飞”。
要洞悉事物发展的时位,就是要通阴阳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什么是阴阳?可以直观的理解,阴阳是主导实物发展的两股此消彼长的力量,比如寒暑往来而成岁,日月相推而明生焉。阴阳之道就暗含于易经的象数理中,而河图洛书是易经象数模型的前身,集中体现了我们华夏先人对世界的认知,若做到了然于胸,不仅能够理解万物是怎么来的,也能理解万物即将会怎么没的,也能够根据现在事物的阴阳状态,来推知它未来的下一个状态会是什么样的,也就是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通过认识和理解自然,顺应自然,就可以做到趋吉避凶,见机而动,动则必成,成则有功,功成而有大业。
总之,学习易经可以了解和认识我们的灿烂文化,恢复已经失去很久的精神自信,回归到精神贵族的本来样貌,我辈当心存敬畏,去唤醒更多的人,在正本清源的大道上越走越远!
读书会总结
刘鸿
图片
12月16日,在年终岁尾阶段,以读书会形式来为2023年儒学学习画上圆满句号,特别有意义。尤其是刘老师亲临现场讲授中华传统文化脉络,更是显得意义非凡。这次读书会一如既往,氛围温馨,同道真诚,特别是刘老师的严正温厚以及敦敦教诲,使整个读书会在一片融洽的氛围中悄然走向尾声,分别来临时,大家只能依依不舍的送别刘老师,互道尊重后各自踏上回家的路程,带着满满的回忆和期待。
16日上午,和丁金新同道一起在机场迎接刘老师,自郑州游学后,阔别大半年,再次见到刘老师,依旧是那么亲切。去往读书会现场的路上,向刘老师报告了近期的学习情况以及疑惑,聆听刘老师答疑解惑,及时修正自己学习的方向和着手处、用力处。
跟着刘老师学习儒学4年多,越学越觉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心中也越来越充满敬畏。现场会上,刘老师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使我们对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又有了更加全面、更加整体、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我在这条路上继续跟着刘老师学习的决心。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瑰宝,作为中华儿女应厚植这份底色。
最后环节,是见证刘老师《论语实解》一书的签约。盼望着盼望着,刘老师四书实解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幸见证《论语实解》一书现场签约,由衷为刘老师感到高兴。期待另外三本书早日面世。
图片
最后,感谢爱娟、孙建勋同道的精心组织筹划,衷心祝愿京津冀读书会越办越好,同道为鉴,共同进步!
图片
腊酒自盈樽
金炉兽炭温
大寒宜近火
无事莫开门
图片
刘长志
儒学学者、阳明心学践行者
我知道你手一滑
就关注了
图片
阅读 83
刘长志
人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