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余俊 刘长志
“刘长志儒学实解”
华东读书会第四期成功举办
图片
图片
小
满
时
节
相聚一堂 品茶畅谈
图片
小满时节,万物生长
《刘长志儒学实解》华东读书会迎来第四期
2023年5月27日
十二位同道在上海虹桥附近
相聚一堂,品茶畅谈
一个下午四个小时充实愉悦
大家收获满满,共同进步
图片
介
绍
拜
谒
诚意盈满 静坐息心
图片
图片
本次参会的同道,会前已经建群熟络,并介绍自己的情况,很多同道介绍了自己的学习历程,带着满满诚意前来交流。之后,对孔子和阳明先生画像进行了拜谒,并共同静坐十分钟息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诵
读
交
流
困知勉行 盈科而进
图片
本次诵读内容为《传习录》第六节,主要内容涉及困知、学知、生知的次第,以及身、心、知、意、物的概念。
之后,大家对诵读内容进行了交流,困知勉行的我们,关键是立志,咬定青山不放松,学习群和读书会正是困知勉行的形式。困知、学知、生知,知的是义理部分而非具体外在事事物物,重在心性体认,不在名物度数。如阳明先生教诲,譬之行路,尽心、知天者,如年力壮健之人,既能奔走往来于数千里之间者也;存心、事天者,如童稚之年,使之学习步趋于庭除之间者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者,如襁抱之孩,方使之扶墙傍壁,而渐学起立移步者也。身、心、知、意、物几个概念是儒学格致诚正内圣功夫的基础,后面运佳同道的分享有详细的梳理。
【六】-1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
先生曰:“‘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爱曰:“昨以先生之教推之‘格物’之说,似亦见得大略。但朱子之训,其于《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皆有所证据,以是未能释然。”
先生曰:“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niǔ)于旧闻,不求是当?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苟从?‘精一’‘博约’‘尽心’本自与吾说吻合,但未之思耳。朱子‘格物’之训,未免牵合附会,非其本旨。精是一之功,博是约之功。曰仁既明知行合一之说,此可一言而喻。‘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朱子错训‘格物’,只为倒看了此意,以‘尽心知性’为‘物格知至’,要初学便去做‘生知安行’事,如何做得?”
【六】-2
爱问:“‘尽心知性’,何以为‘生知安行’?”
先生曰:“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存心’者,心有未尽也。‘知天’如知州、知县之‘知’,是自己分上事,己与天为一。‘事天’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须是恭敬奉承,然后能无失,尚与天为二,此便是圣贤之别。至于夭寿不二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寿夭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事天’虽与天为二,已自见得个天在面前;‘俟(sì)命’便是未曾见面,在此等候相似,此便是初学立心之始,有个困勉的意在。今却倒做了,所以使学者无下手处。”
爱曰:“昨闻先生之教,亦影影见得功夫须是如此、今闻此说,益无可疑。爱昨晓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从心上说。”
先生曰:“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同
道
分
享
详实精彩 受益匪浅
图片
本次分享邀请到子晴同道对实修进行讲解,现场对大家的静坐收束进行了细致讲解,子晴是实修榜样,言语之间能感受到精气神的充沛。
同时,邀请到运佳同道对心学基本概念进行再次梳理,运佳同道在本次会议之前认真的做了PPT和讲稿准备,分享详实精彩,很多同道表示受益匪浅。整个过程交流充分,提问互动频繁。
比如来自上海的李泰坤同道对“谁在感知”这个问题比较困惑,通过交流得到了明晰。来自杭州的王章宪同道,对心体的感知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来自湖北的魏大哥携夫人一同参加了本次分享会,能清晰的看到求学的诚意。来自扬州的胡绍来同道,谈到自己从其他老师学术解读心学到跟随刘老师学习的探索历程,从上次郑州游学以来能感受到满满的学习诚意。王艳同道,谈及自身在正念冥想实践的收获,以及在阳明先生足迹中寻根问道的求学历程。每位同道都有自己的求学故事,大家殊途同归,同气相投,互相印证。
子晴对实修的气机概念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现场互动,点出心体的感知功能,并特别提到每次心中格物都会有一个正向回应,都是浩然正气的累积过程。运佳同道,在详细介绍心学基本概念之余,还对中西方文化的脉络进行了精彩的分享,让大家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信心。余俊同道对儒学的入门问题和经典学习的方向进行了补充讲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小
结
合
影
小得盈满 刚刚好
图片
四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本次会议以愉快的合影结束,大家比心点赞,不亦乐乎,感谢子晴和运佳同道的精彩分享,感谢同道们的提问参与。
图片
图片
刘长志
儒学学者、阳明心学践行者
我知道你手一滑
就关注了
图片
阅读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