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饭,王永才忽然想起上坟的纸家里好像不多了,今年大儿子买了车,这是家里的大喜事儿,他想多买些纸,下午让儿子们带着上坟烧。虽说他已跟着老伴儿信主多年,可一到这种关键时刻,他还是想把好消息与祖先们分享。其实啊,他想去集上买东西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最主要是他想要儿子开车拉着他,让前后村儿的人都看到,他儿子买车了。他虽然没说出来,可王睿奇一下就猜出了他的心思,老爹既然有这种想法儿,那就安排上吧。此时王睿刚也过来跟着凑热闹,说今年家中喜事儿多,鞭炮好像少了些,他跟着去集上再买些烟花爆竹。冯秀珍听说老伴儿要去赶集,一开始还说没啥大事儿就别折腾了,一来一回一上午就过去了,这一天家里的事儿还挺多的,就别瞎折腾了。当儿子说咱家现在有车了,来回最多一个小时,眨眼的功夫就回来了,啥事儿也不耽误。嗐,自家有车的事儿她都忘记了,看样子还是不习惯啊,慢慢就好了。既然爷儿仨都要去,那就让他们去吧,顺便再捎些别的东西回来。
一出家门见到的全是老邻居,为了方便打招呼,王睿奇特意把主副驾驶位置的窗玻璃都降了下来,并且刻意放慢了车速。王永才一见到人,就热情主动的跟人打着招呼,生怕别人看不到他坐在车上似的。每当见到认识的人时,王永才都笑容可掬,当经过人多的地方时,他甚至还会让儿子特意把车停下来,站在人群中发圈儿烟。当听到别人对他家的车一通夸赞,他这才心满意足的上车扬长而去。转眼的功夫到了集上,买齐了东西,爷儿仨就往家赶去。
他们到家的时候,家里人正准备包饺子。你别看一平厨艺不怎么样,可她帮厨却是一把好手。馅儿拌好了,面醒的也差不多了,盘面、掐剂儿、擀皮儿、包馅儿,这些活儿她干起来有模有样儿、干净利索,毫不夸张的讲,她一个顶俩那是绰绰有余。这个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聊着家常,包着饺子,如果说什么叫幸福,此情此景那肯定就是幸福的一种情形。本来冯秀珍还想安排王永才去外面看车的,但王睿奇以让他看孩子为由,就让他带着孩子围着餐桌玩儿吧。橙子即将两岁,她看到大人们都包饺子,她也要闹着过来帮忙。一开始冯秀珍怕她弄脏了衣服,还想让王永才把她抱一边儿玩儿去的,可王睿奇坚持让闺女跟着“学习“包饺子。冯秀珍拗不过他,也就只得随他们去了。一平把赶好的一个饺子皮儿递给橙子,她接过来的那一瞬间,刚才还哭丧着的小脸儿立刻乐开了花儿。王睿奇帮着夹了一点儿馅儿放在橙子手里的饺子皮儿上,然后双手拿着她的小手儿教她包饺子。包好之后,一平又给了她一个饺子皮儿,本来王睿奇还想帮她的,可她这次死活不让,好像自己已经学会了一样,非要自己包,得,那就让她包吧。她哪儿是要包饺子啊,只不过不想让别人控制她,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儿玩儿而已。可想而知,不一会儿的功夫,所谓饺子在她手上就成了一个小面团儿。”包好“之后,她还煞有介事的拿着”饺子“蹒跚走到锅拍子【方言,放置饺子的工具】跟前,学着像大人一样把饺子放上面。大人们看到这个情形,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午饭就是刚包好的饺子,没下锅的等着晚上再吃。男人们吃完饭,就开始贴春联儿、上坟,而女人们则继续预备年夜饭。不一会儿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就这样悄然来临。震天响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绚烂的烟花点亮了夜空,那些硝烟味儿现在闻起来好像也没那么刺鼻了。就着春节联欢晚会,老王一家人围着餐桌,一起享用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因为大儿子买车的缘故,王永才特别高兴,因为这时村里除他家之外,好像就没有谁家买车,这让他在左邻右舍跟前挣足了面子,你说他能不开心嘛?人一高兴,就想多喝两杯,一喝多,话自然就多。他由今天个把小时从家到集上打个来回,想到以前拉着地排车赶集卖东西,基本上光路上就要小半天儿。说着说着,他又想起小时候跟着他爹娘闯关东,一路步行从山东到东北,那种艰辛想想就让人难过。他本不是那种眼窝浅的人,可看看眼前,想想过去,说到动容处,明显看到他眼眶中有泪花闪烁。说到这儿,冯秀珍也接着他的话茬儿,说起了她后来被王永才“骗到”东北去的事儿。当初听起来的种种怨气,现在也成了儿女们的谈资。王睿刚看老两口儿好像要一直忆苦下去,忙开玩笑的说道,“说完不开心的事儿,下面该说点儿开心的事儿了啊,咱们忆完苦该思甜了”。这下把老两口的思绪一下拉回到了现在,于是大家又开始端起杯中酒,彼此说着祝福的话。冯秀珍看着孩子们说,“等过两年手头再宽裕些,咱家把房子再弄弄,以后小孩子多了,都回来没地方住”,王睿奇忙回应道,“这是咱娘的大计划,希望早日实现啊”。王永才轻轻叹了口气,“我啥也不缺,就缺两孙子”,王睿刚半开玩笑的说,“大大,俺娘的计划好实现,你的有点儿难度“。在一家人的笑声中,大家又纷纷举起了酒杯。
这顿年夜饭,有欢笑、有泪水、有回忆、有展望。新年的钟声敲响,又一轮的爆竹响起、烟花绽放,新的一年,就这样悄然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