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课的时候,我们提前把八下的《诗经》二首上了,在备课之中,我再一次温习了《诗经》。
这一次还专门观看了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讲解《诗经》的视频。
李山教授的讲解分节很多,每一节时间也不长,有理有据,对于我曾经预习过的人来讲,很有吸引力。有些讲解听后让人豁然开朗,比如对于颂的分析,因为我就对颂特别感兴趣,因为我也崇德的缘故。有些讲解听后让人眼前一亮,比如大雅小雅的理解,通过一个老爷子的玩笑话来理解,就如大小老婆一般,举重若轻一下就讲明白了其中大小之意。
由于自己先前反复阅读过,有一定的基础。第一次是我要讲《诗经》二首的公开课,反复阅读理解了几十首有代表性的诗收增加理解背景的宽度。在今年暑假的时候,为了训练四岁小儿子的记忆力,还带着自己的小儿子一起背诵了不少短小的诗篇,两个月的暑假,天天教读,天天背诵。四言诗对于一个四岁的小孩来说非常合适教读,一句一顿,有些诗他很快就能背,久而久之,我也能背诵不少,但理解方面,我主要靠注释和自己的个性理解,结果收获甚少,终于明白荀子说的: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但是也不是没有一点收获,特别是听到李山教授的讲解后,许多以前自己背诵时思考时的疑点我一下子就感觉明白了不少。看来学思结合非常有用,只是中间相差时间太长了,所以,我现在采用的方法就是边听边想,边想边背,边背边听,反复循环。现在最大的收获就是兴趣越来越高,理解越来越深,有一种入迷的感觉,我通过听课后知道,这仅仅是开始,学无止境,前面的路还很长,但是我特别喜欢。李山教授知识渊博,讲解时旁征博引,名言警句信手拈来,比如他引用《尚书》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一句话,我一下就记住了,感觉这句话太精妙了,启发了我的许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