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生活三十年
直到大厦崩塌
云层深处的黑暗啊
淹没心底的景观”
——《杀死那个石家庄人》
和舍友谈到学阀问题,舍友便推荐到《斯通纳》这本书,然后借与我阅读。与学术界的“大神”形象相比,作者虚构的斯通纳这个人物,无疑刻画了一个极常见的平凡人和一段意志逐渐“沉寂”的人生经历。
一、理想和学术世界
斯通纳在弥留之际,回想自己这辈子的失败。
酒吧中的三个年轻人。清醒而敏锐的指出“大学作为理想派的避难所”的戴夫·马斯特思,在体验不同生命经验中“无谓的”死了;剩下的是天资平平、恋栈世俗成功的戈登 ·费奇,以及试图探寻人生意义而“由农转文”的斯通纳。
斯通纳对世界观感的第一次转变,源于斯隆带着对世界的不屑和嘲弄,为他展现了一种反思生存意义的路径。在懵懂之中,这一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冲击了斯通纳既往的生存意义,从而展开一种对日常世界的价值追问。在姨父一家的寄住时代,晚间的经典阅读使其身心共鸣——农学技艺的学习最终被他放弃。在与父母关于毕业决定的对谈分歧中,斯通纳感受到的是一种母子关系的疏离,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的交流中断——两个世界的隔断。
世界观感的第二次转变。斯通纳接替了斯隆教授的大二文学概论课程,这是一个开启他“由农转文”的转折点。美国战后的胜利,淹没了斯隆这样人文反思者的形象,被推崇的是战后归国英雄人物。“战争胜利”导致的一种隐微的“失败”,作者没有明述这种失败以及斯隆教授这种人文学者所执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但我们可以揣测一二。藏身在象牙塔里授课中的斯通纳,恍然发觉自己所要实现的讲授目的和讲授本身的刻板形式之间产生了鸿沟,对于意义的追问成了专业的知识研究、知识授予。而他的启蒙者斯隆,最终以僵硬姿态面对着世界,孤寂的死去。斯隆的逝世可以被视作理想主义的生命气质的衰落。
世界观感的第三次转变。劳曼克斯的出现,带着神秘、高傲、轻蔑的姿态, 这种出场不禁令斯通纳联想到青年时代的戴夫,一个清醒的理想者形象。这种形象在乔迁聚会“醉话”中第一次破灭,在“沃尔克事件”中再一次破灭,在“凯瑟琳事件”中沦为一片废墟。在这些连续的转变中,斯通纳本人也走向理想的沉寂。像所有的平凡人一样,斯通纳怀着理想走向了理想的墓碑,被重复日常抹去了曾经的棱角和志向。平凡的实质,就在于对现实的默认或承认,承认的最后一步就是精神反抗的彻底丧失,戴夫的形象重复出现只是象征着这种逼近的现实和对现实的默认。
二、生活世界的琐碎
书中的四个女人:母亲,伊迪丝,凯瑟琳,格蕾斯。
父亲去世后,斯通纳默认了母亲的生存状态;支配婚姻的激情走向消亡,斯通纳默认了妻子的歇斯底里地生存状态;婚外事情引发传闻后,斯通纳默认了情人的无声离去;对格蕾斯的压抑成长、未婚先孕、丧夫失落,斯通纳最终也只是保持了一种纠结的沉默状态。
个体愿意在多大程度上,为自己的生活世界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并为之付出持续的努力呢?斯通纳的选择,或许只是平凡者们的一个剪影:琐碎的事件导致的“烦”,引发了对生活的消极默认。
三、一种“英雄主义”
早逝的戴夫无需面对这种日常世界对理想、意志的消磨。未亡人中费奇形象不明,理想庇护所中斯通纳仿佛是所有理想主义者的结局——面对这平淡的一生,面对“失败”的一生。一切的热爱、冲动都归于沉寂,而对沉寂的默认究竟是与生活的和解,还是无奈的妥协?我不清楚。
最近读休谟《人类理解研究》的序,休谟自叙其生命经历,谈到日渐消减的体力和几经挫折仍旧保有的研究热情。理想其实是一种私人的情感呈现,怀着平和的心态和极高度、持续的热情,而不是将之崇高化,或许会降低因现实所导致的失落。但理想的失落和随之而来的虚无感,又似乎是不能避免的。
西西弗斯被罚推着巨石上山,石头到达山顶又滚落下来,他的生命是一个不断重复这一毫无意义的苦役的永恒轮回。在加缪那,西西弗斯的反抗出现在巨石倾倒的这片刻,命运的悲剧性和荒诞性向他展开,而西西弗斯在看清这一切后,仍选择了“以沉重而均匀的脚步走向那无尽的苦难”。在看透这或悲剧或荒谬的结局之后,仍旧愿意为这一切来过的英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