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第10-19页

我读到了:

一、破解与修复

1、在现实世界里,我们总是对孩子大喊大叫,威胁他们,总是冲动,请一定学会做关系破解后的修复。(学会灾后重建)

2、首先要努力改变你的反应,找出触发情绪的原因,做出不同的反应,你可以通过言语的道歉。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真实可信,而不是十全十美。

3、案例马克对于家庭中孩子的突如其来感受到麻烦和痛苦,夫妻间的交流话题也只剩下了孩子,他没法正常享受生活,他想放弃和逃离。(现状)

深挖:马克想跟自己的童年保持距离,童年时父亲缺位,感受到被父亲遗弃,这种经历让他痛苦,也许他像他父亲那样离开这个家才会感到轻松。

作者引导:打开积满复杂情绪的盒子,去用心觉察儿子的需要。打开自己,觉察自己的情绪是过去造成的,与孩子无关。调整自己,改变自己。

4、我们必须先释放暗藏在心底的悲伤,才能够释放内心的爱。

二、修复过去

1、无论孩子的年纪多大,他都会以行动来提醒你,你在他那个年纪时所经历的情绪。

2、如果在你的某个年龄段,父母离开你,等你的孩子到了类似的年龄,你也会开始抽离孩子。但如果你真的那样做了,就是把过去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也传给孩子。

3、如果你想逃离孩子,觉得孩子占用了属于你的时间,那是因为孩子让你痛苦地想起自己的童年。正因为如此,你无法迎合孩子的需要。但你要知道,孩子这么粘人只是一个阶段的表现,而且未来肯定会有一天,他不再需要你,并想方设法远离你。

4、对于家长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和孩子轻松自在地相处,让孩子感到安全,让孩子觉得你想要陪伴他。如果你觉得时刻想远离孩子,你真正需要远离的,可能是孩子在你身上触发的感觉。

5、练习:带着同理心回顾过往;来自记忆的信息,找到那个记忆对现在的你有什么关联?

所思:

1、代际相传教育对我们的影响,我们会不自觉的延用父母对我们的教养方式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说出的话特别像我们的父母,我们曾经很讨厌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却会在延用同种方式对待我们的孩子。

2、冲动反应在所难免,记得做好灾后重建。修复好彼此的关系。

3、觉察自己的情绪来源,告诉自己,我的情绪来源于我的过往经历,与当下无关。去觉察、接纳自己,调整并改变自己。

4、用孩子的视觉去同理孩子,理解孩子。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因为他不会让你陪他很久,终有一天,他会不需要你。

5、很庆幸自己,回忆童年虽然清贫,但父母给的满是开心、和谐和安全,这也造就了我性格的开朗和情绪的稳定。

追溯根源,看到过去,接纳和修复过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