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两个孩子的妈妈。十多年来,一直关注孩子的教育、亲子关系的培养。不仅要让孩子感受到爱,更想培养他好习惯,甚至想到以后考上什么好大学。于是我关注了许多的公众号,上了家长的短期培训班,学习了儿童心理学。接触的越多越感觉我的教育思路不清晰,有些混乱。在我的内心里出了许多的流派,而我又整理不出一个适合我觉得正确的理念。
比如说是适当的给孩子零花钱,让他从小会理财,还是一分不给杜绝孩子花钱?是每天检查作业让其改正,还是坚决不检查自己承担后果?是和善还是严厉?是赏识还是惩罚?我都掌握不好其中的度。
一个假日的午后,我从手机上百无聊赖的打开朋友发给我的“李玫瑾教授的系列讲座”视频。第一个视频是关于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抚养。李教授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却字字珠玑。她说养育是教育之基础,养育特别是三岁以前一定要妈妈亲自带。六岁以前妈妈多陪伴,孩子才会对妈妈有依恋。这样三年有恩于他,才可以后立威于他。李教授列举了溥仪的故事,溥仪小时候娇横跋扈、欺负太监,无人能管。可当溥仪的乳母出现时,他会立刻安静下来。足以说明人早年的抚养人是多么重要。
我整个下午的时间完全投入了进去,之前的支离破碎的学习,通过李教授的讲解令我顿时茅塞顿开,犹如醍醐灌顶。
人的问题中的心理问题属于滞后反应,未成年人的问题是成年人造就的,人性的教育重于智力的教育。此刻我内心无比清晰,一直不确定的育儿问题甚至延展到生活的其它问题终于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