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安的荔枝》后感

前些天,儿子给了我一本书,他说这本书有点意思,可以看一下,当时就稍微撇了一眼书名—《长安的荔枝》以及书的封面,以为是一本介绍荔枝的文章(原谅我的孤陋寡闻),并没有放在心上,等手头的一本《余秋雨散文》看完了,才想起来读一读。儿子从来没有推荐或者给过我什么书看过,向来都是我给他买书,让他读书什么的。孩子到底是已经结了婚的成年人了,可我有时候还没能转换过来。

原来这是一本由目前比较火的内蒙古作家马伯庸写的作品,人称擅长写历史小说的鬼才。

这部小说主要写一个小人物成功了完成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由“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展开的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故事从一个大唐天宝年间的一个九品芝麻官李善德在辛苦工作了十年后才终于在长安购得了一处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屋却欠下了一屁股债开始,那可是要一家人不吃不喝三年才有可能还上的债务。当他上班时得知一个临时加派的荔枝使正等着他时,他乐坏了,以为可以从中捞得一笔油水为自己的房贷买单,可谁知这却是一个人人都不肯也不敢接的烫手山芋。然而失望乃至已经做好最坏打算的他在到处求救无门的还是决定冒险试一下,正如他所言“就算失败,也要知道自己倒在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众所周知,荔枝是一日色变,二日味变,三日香变,四日则香味全变,根本就不能食用了。从长安到岭南五千四百多里路,想要保证将新鲜的荔枝在四天之内按时运到,那是断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这时,李善德的名算科及第的学术背景帮了他的大忙,通过自己的反复亲历亲测加上善良甚至有点迂腐的人格魅力,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并最终获得了成功。。在任务好不容易完成后,他并没有感到丝毫快乐与成就,这其中的无数坎坷以及复杂的官场人际关系也曾给他造成了很多困扰,他其实也不过是至高权力争夺过程中被利用的一枚小小棋子罢了。就在右相杨国忠再次接见他,以为他只不过是想多讨点赏钱的时候,李善德一改以往看似懦弱的性格,拋生死与度外,畅快淋漓地痛诉了一顿,狠狠地释放了久已积压在胸中的闷气。

这是一个以小人物的故事一方面折射出当时很多不合理现象,一些看起来很细小的事情,背后却不知动用了多少无罔的人力物力,更是耗费了多少没必要浪费的财力,说明了凡事在实施应该有所考虑。另一方面,又说明了人的潜力的巨大,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有时确实能挖出不可思议的能力。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仿佛自己也融入了故事中,让平时喜欢慢读的我几乎是一口气就读完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