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问路 2024年07月12日
托尔斯泰曾说:“我们一生的目的是找到归宿。”
《我弥留之际》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于1930年发表的经典作品。
福克纳,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多描绘南方生活,探讨人性、家庭和社会问题,时代变迁带来的冲突与痛苦。正如福克纳所言:“我从不记得写任何故事,因为写作对我来说,就像是生活本身。”
《我弥留之际》讲述了班德伦一家为履行母亲艾迪的遗愿,历经艰险,将她的遗体送回老家安葬的故事。
这个家庭由五个孩子和他们的父亲组成,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和命运。
班德伦一家尽管贫困且相互之间有许多矛盾,但他们对母亲艾迪的爱和承诺,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正如海明威所说:“世界是个好地方,值得为之奋斗。”这种家庭的力量,让我重新思考了亲情的价值。
书中的每个角色都有着多重性格。艾迪对家庭的付出与怨恨,父亲安塞尔的木讷与坚韧,大儿子卡什的无私与沉默,二儿子达尔的敏感与疯狂,女儿德威的不安与决绝,都是人性的不同侧面。福克纳通过这些角色,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艾迪弥留之际的心愿,是回到她出生的地方安息。这种对归宿的渴望,反映了人类对生命意义的追寻。这种归宿感,让人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小说背景设定在美国南方,正值社会剧变的时期。班德伦一家的困境,正是社会变迁的缩影。
工业化和现代化带来的冲击,让传统的农耕社会逐渐瓦解。福克纳通过这个家庭的故事,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无奈。
艾迪·班德伦(Addie Bundren)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女主人公。
她的形象在小说中占据着核心地位,通过她的生活、思想和情感,福克纳展现了关于家庭、生命以及人性的深刻洞察。
艾迪是一个非常坚韧的女性,她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时,从未轻言放弃。作为家庭的支柱,她默默地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
尽管身处贫困和困境,她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并试图将家人维系在一起。
这种坚韧和自我,反映了她对家庭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生活的执着。
艾迪对家庭有着复杂的情感。她深爱自己的孩子,但这种爱往往掺杂着疲惫和无奈。
她对儿女的期望和责任感,与她自身的疲惫和厌倦交织在一起,使得她的母爱显得复杂而矛盾。
她不仅要照顾家庭,还要忍受丈夫安塞尔的懒惰和无能,这种繁重的家庭负担,让她感到无比疲惫。
艾迪对丈夫安塞尔的失望和不满,是她内心冲突的重要来源。安塞尔的懒惰和自私,使得艾迪在婚姻中感到孤立和无助。
她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让她感到深深的挫败感。尽管她努力维持家庭的运转,但安塞尔的无作为让她的努力常常事倍功半。
对于艾迪来说,死亡似乎是一种解脱。她的生活充满了痛苦和困扰,尤其是在面对家庭的种种问题时。
她的死亡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解脱,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解放。她希望通过回到故乡,来完成她对自己生活的某种圆满。
艾迪的内心充满了孤独感。尽管她有一个家庭,但她却感到孤立无援。
她的思想和情感难以与家人真正沟通,尤其是在与安塞尔和孩子们的关系中,她常常感到疏远和孤独。这种孤独感让她在生活中感到更加沉重和痛苦。
艾迪在生活中面临着巨大的个人挣扎。她不仅要应对家庭的困境,还要面对自己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她的挣扎体现在她对家庭的责任感与对个人幸福的追求之间的冲突。她试图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但最终这种平衡却让她感到无比艰难。
艾迪的形象在现实中具有深刻的映射意义。她代表了许多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她的坚韧与努力,反映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对家庭和个人责任的双重承担。
《我弥留之际》中的安塞尔·班德伦(Anse Bundren)是一个复杂且具有多重层面的角色。这是我比较不喜欢的一个形象。
安塞尔的懒惰是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作为一个农民,他并不积极参与农活,反而常常依赖家中的其他成员来维持生计。
他经常抱怨自己的身体状况,却很少真正努力去改变现状。这种懒惰和依赖让他在家庭中显得软弱无能。
安塞尔在很多情境下表现出极端的自私和自我中心。他并不真正关心妻子艾迪的感受和遗愿,而是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利益。
例如,在艾迪去世后,安塞尔急于找到一个新妻子,以便有人继续照顾他。他对家人的需求和情感缺乏敏感,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舒适和便利
。
作为一家之主,安塞尔常常表现出缺乏决断力和责任感。面对家庭的困境,他往往选择逃避而不是承担责任。
他的优柔寡断和逃避态度,使得整个家庭在执行艾迪的遗愿时,遭遇了重重困难。安塞尔的无作为,让他在家庭中失去了应有的威信和尊重。
安塞尔对现实的麻木和抗拒是其性格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他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家庭的现实需求,总是沉浸在自怜和抱怨中。
面对外界的压力和挑战,他选择了逃避和抱怨,而不是积极应对。这种对现实的抗拒,使他在家庭和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
福克纳通过安塞尔这个角色,展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安塞尔的形象,是对传统家庭结构和社会期望的挑战和反思。
他并不是一个典型的英雄或反派,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存在的人物。他的缺陷和错误,让读者看到了人性的脆弱和无奈。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类似安塞尔的人,他们或许并非恶意,但却因为各种原因表现出懒惰、自私和逃避。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如何在面对个人和家庭困境时,能够承担起应有的责任,积极面对现实,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读《我弥留之际》的过程中,我不断反思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和周围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难以言说的痛苦。
正如福克纳所言:“我们每个人都被时间的洪流推着走,但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如何面对。”
书中的班德伦一家让我重新审视家庭的意义。现代社会中,家庭关系常常变得疏远。我们需要重新发现家庭的力量和温暖,珍惜每一个家庭成员。
艾迪的归宿心愿,让我反思生命的意义。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归宿,不论是在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
我们需要问问自己: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