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太伯世家》是史记中的第一篇世家,记录了吴国从建立到兴盛最后灭亡的故事。
吴太伯,指吴国的始祖,他本是周古公亶父的长子,也就是周文王姬昌的大伯,姬昌父亲的大哥。因为古公亶父看到姬昌有圣德,可成大事,所以想传位给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季历进而传位给姬昌。吴太伯就和自己的二弟仲雍一起去了南方的蛮夷之地(当时的人认为南方是未开化的蛮夷之地),文身断发不再祭祀宗庙放弃王位继承。当地的人觉得太伯有气节,有上千家追随他,太伯建立吴国,自称“勾吴”。
太伯死后没有儿子,他的弟弟仲雍继位,经过几代王位传到周章,这时周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周武王就找到了周章,正式封他为吴国国君。周章的弟弟虞仲封了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北)以北夏朝都城旧址一带。公元前655年,晋献公灭掉了虞国,以便打开讨伐虢国的道路。
吴国这边又经过几代,公元前585年王位传到寿梦这里时,吴国逐渐强大了起来,开始自称为王。公元前584年,楚国大夫申公巫臣,因为楚国大将子反有嫌隙投奔晋国。晋国为削弱楚国实力采用扶持吴国的策略,派申公巫臣出使吴国,并教给吴国用兵、车战之法,吴国从此与中原诸国有了往来,渐渐强大起来。寿梦有四个儿子,分别为诸樊、馀祭,馀眜、季札,四子季札才德最高,本想传位给他,但季札推辞不肯接受,公元前561年,寿梦去世,立长子诸樊为国君。
诸樊继位后,服丧期满后想把王位让给季札,季札再次推辞了。公元前548年,诸樊去世传位给弟弟,留下遗愿希望通过转位给弟弟的方式,最终给季札来完成先父寿梦的心愿。
公元前544年,季札出使诸国。到鲁国后,观赏周天子曾赐给鲁国的天子之乐;到齐国,季札劝告齐国大夫晏婴,齐国的王权将要易主,劝他舍弃封地并辞官以免招来祸患,后来晏婴在齐国贵族栾、高两家与鲍、国两家相争时幸免遇难;到了郑国后,见到郑穆公的孙子、郑成公的少子子产,说郑国的当权者太骄横放纵了,会大难临头,您当权后一定要礼乐治国,否则郑国就要灭亡了;到了卫国,季札很欣赏卫国的各位大夫和公子们;到了晋国,对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很欣赏,对叔向说,晋国政权将落到这三家手中,您一定要免遭灾祸呀。
公元前527年,季札的最后一个哥哥馀眜去世,王位要传给季札,但他还是推辞逃走,大家推举馀眜的儿子僚继位。但诸樊的儿子光却认为自己应该继位,他暗中招贤纳士,公元前522年,从楚国逃往的伍子胥来到吴国避难,游说吴王僚讨伐楚国的好处,但公子光说伍子胥的父兄被楚王杀害,他想报仇才这么说,讨伐楚国不一定有好处。伍子胥就明白了公子光另有所图,于是将杀手专诸引荐给公子光,公子光将伍子胥奉为上宾。伍子胥则退居田野,等待专诸成就大事。
公元前515年,吴国趁楚国平王去世发丧,发兵攻打楚国,吴王僚派自己的的两个儿子前去,季札则出使晋国以观察各国动向,公子光和专诸趁王宫酒宴,将匕首放入鱼腹之中假装上菜刺杀吴王,吴王僚被刺身亡。公子光继位,这就是吴王阖闾。专诸在刺杀过程中也死了,吴王阖闾继位后,任命专诸的儿子为卿。季札回国后,无奈承认了吴王阖闾,吴王僚的两个儿子本来在与楚国征战,听到国内的变故后,投降了楚国,被封到舒邑。
后面,家喻户晓的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之间的恩仇徐徐拉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