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人生的意义是没有出路的,因为所有的人生意义都是你赋予的。有意识地选择你想要的人生,你就会拥有那样的人生。与其为你的人生或某件事去寻找意义,不如主动赋予它们意义。其实你一直都在这么做,只不过你没有意识到罢了。所以,如果你想让某件事对你产生全新的、不同以往的影响力,那就主动赋予它你想要的新意义。与其相信癌症是来夺走你生命的(这是旧信念),不如相信癌症是来帮助你的,它会让你更加懂得珍惜生命,促使你设定新的目标,给予自己应有的爱和关怀(这是新定义)。旧信念狭隘且具有破坏性,新定义则让人感到解脱和充实。你把能量放在哪种信念上,将决定你病情的走向。
对人对事的评头论足是毫无意义的。我们也不能视一切为非好即坏、非对即错。医生这个职业,对有些人来说是好的,对另一些人来说则不好。同样的经历,对有些人来说很可怕,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解脱。二战期间,很多前线战士虽然被炮弹片或子弹射伤了,但他们却并不难过,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离开战场,被遣送回家。但如果有些人是在自家门口受的伤,那么他们一定会很痛苦,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能要离开家而去住院。
痛苦与折磨只是一种诠释,因此甚为主观。当我们处于不同的意识状态时,我们所拥有的信息与洞察力也不尽相同。我们的更高意识无需通过外界获取任何信息,而我们的分离意识却有赖于感官和大脑去收集信息和想法。我们的更高意识总能从万物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总是寻求对立面的统一,而我们的分离意识则视自己为有别于他物的个体,将万物都划分为时间和空间里的孤立个体。然而,这两种意识并没有对错或好坏之分。它们都有自身的价值,后者能让我们体察到二元对立的意识,前者能帮助我们掌控这种二元意识。
你正处于学习“掌控”的阶段。这种掌控并非指掌控外界的事物,而是掌控你真正渴求的创造意识。其实,不管你做什么,你一直都在创造着自己的现实。这本书旨在帮助你意识到你所拥有的、正在行使的这种能力。一旦你意识到了自己的这种创造力,你就可以自在驾驭它。就在这本书的文字进入你脑海之际,你的全身心各个层面都已经在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可以让你随时行使这种创造力。当这个过程展开时,你将会明白以下几点:
1.事物所具有的唯一意义,就是你赋予它的那一个。
2.你的体验由你说了算,任何外在的人、事、物都不能替你下定义。
3.你说自己是谁就是谁,你随时随地都有权利改变自己的人生。
作论断的冲动是你企图给事物添加意义的无意识行为,因此,我们被称为“二元意识”的实施者。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获得不作论断的自由,成为“合一意识”的践行者。而获得这种自由的过程,就是要把我们历来为万物添加的所有意义(即我们的信念)层层剥开。当万物的外在意义荡然无存之时,当我们视万物为一体之时,我们便跨越了无知的障碍,拥有了自己的力量。那么,就让我们开始这个抽丝剥茧的过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