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星辰,我们一行七人利用周末时间赶赴宜宾去参加智慧园丁课堂观摩活动,和名师、大咖来一场近距离的“约会”。
会场安排在一所知名酒店里,因为是酒店礼堂,不是特别宽敞,但赴约的人却很多,所以显得十分拥挤,用王崧舟老师的话来说略显“简陋”。但就是在这么简陋的环境中,六位大咖却给我们来了六场视听盛宴。
从大咖们的授课和讲座中,我发现这些大咖之所以能成为大咖,一是因为他们热爱文学,有很深的文学底蕴,对文人们的生平事迹、著作内容、内涵深意能信手拈来;二是能沉下心来研究语文,研究语文要素之间的串联关系,并能深层次地解读文本,串联文本;三是他们能潜下心来研究孩子,研究孩子的认知规律,并能根据孩子的认知规律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孩子的学习掌握情况而不是自己的教学流程进度,当遇到孩子们学习有困难时还能临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流程进行适时的启发、点拨。
此次两天的培训,我觉得印象最深就是第一堂由朱煜老师执教的《梅兰芳蓄须》和最后一堂由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朱老师那种轻松自在、诙谐幽默的教学风格让原本对孩子来说很难的知识点——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变得轻松容易。同时朱老师通过寻找句子、抓住次要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梅兰芳蓄须明志,抵抗侵略者的爱国精神。王崧舟老师则是以臧克家的《有的人》中的第二种人这一名词作为线索,通过对晚年鲁迅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转换等,在孩子们的心中形成鲁迅先生就是“第二种人”的正确认识,从而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爱戴之心。两位大咖的课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让孩子们、在座的老师们徜徉在文本之中,课堂之中。
我也十分幸运,在活动结束时能让王崧舟老师为我驻足几秒,留下我和王老师同框的剪影。虽自知自己在能力上只能望名师之项背,但能有机会这么近的距离观摩名师课堂也是一大幸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