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通过学习,使我更坚信要坚持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之路。
教育强国有利于人才培养,教育强国能够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和推进教育信息化等措施,可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科技强国有利于经济增长,科技强国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的产业和商业模式,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攀升,成为驱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
人才强国有利于创新驱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为国家的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人才强国建设还能够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因此,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它们不仅关乎国家的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和国际竞争力提升,还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化传承、社会进步、民生福祉等。因此,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推进这三个强国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