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老师讲道:“调研的目的一是决策参考,二是创意启发,而找‘依据’不是我们调研的目的。因为所有的调研都是盲人摸象,所有的调研都是不可靠的,特别是调研数据,往往是已经错误的问题决定了错误的答案。作为一个决策者,给他的决策或创意带来巨大影响的往往是认识了某一个人、进行的某一次谈话,或读到的某一篇文章、碰到的某一件事,一下子给他启发,使他作出了重大的决策和创意。”
华杉老师的解读端正了我对「调研」的认识,调研的目的是:找决策参考和创意参考,而不是找决策依据。
作为自己人生的决策者,在生活中我也真实地感受到,影响自己决策的并不是虚拟的数据,而是一次次真实的接触。比如,每一次跟他人的深度聊天,都会对我有启发,事后无意识地做一些决定(哪些可以继续坚定做下去,哪些可以放弃,哪些需要调整)。有时候是看一次学者对谈、听一本书的讲解、看一场电影、读一本书、看篇文章、看一个视频……
对于一个对生活有觉察和觉知的人,生命里充满了影响人生的「小决策」,比如今天看到的一条新闻,听到的一句话,看到了一个短视频……对于对生活缺少觉知的人来说,『决策』与生命是一种割裂的状态,似乎只有的关键节点、重大事情的时候才需要决策,比如填报志愿、要不要结婚……
有很多小小的「决策」是在与外界真实的接触中,接收到外界的反馈信号,得到了启发后,暗暗做出了「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