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6年,华为花费了4万元的高薪聘请了一位从事芯片研发的工程师。这个薪水在当时的行业内已经算是顶级薪水了,即便是在工资很高的华为公司,也很少有人达到这个水平。
更重要的是,华为虽然通过自主研发的交换机打开了市场,也积累了第一笔资金,可是对于一个外来的工程师,一下子就开出这样的高薪,还是会引起一些内部的争议。
尤其是一些跟着任正非一起创业的老功臣,他们对此颇有微词,但是任正非并没有因此而退让。尽管华为的发展离不开那些功臣,但是很多跟着自己一起创业的人,虽然有足够的忠诚度,也有奋斗的精神,可是能力尤其是技术能力上的短板还是非常明显,任正非觉得企业的发展不应该过分看重这个员工是否是自己带出来的人,企业的薪酬体系也不能依据单纯的工龄来计算,员工的能力和对方可能创造出来的价值才是考核的重点。
在任正非看来,华为更需要的是人才,是真正有能力也能做出贡献的人,而这个工程师无论是技术储备还是工作经验,都是华为最需要的,因此他才会大手一挥,毫不犹豫地开出一张大支票。而事实证明了任正非的眼光,这位工程师后来为华为带来了无法估量的财富,也间接提升了华为的技术水平。
不久之后,任正非主动将工程师的年薪调到了50万元,这样的报酬已经将很多民营企业的老总给比下去了,可是任正非却坚持认为人才是企业中最大的要素,而人才所储备的知识则是企业无可比拟的财富。
实际上,从创业初期开始,华为就一直坚持给予员工高薪的原则,因为当时华为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急需留住人才来提升技术水平,而挽留人才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物质奖励来提升他们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华为公司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人才始终是任正非最看重的发展要素,人才甚至被任正非当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而为了尽可能地吸引人才,华为公司甚至采取了垄断的措施。
1998年,华为一次性从全国招聘了800多名毕业生,此举引起了外界的热议,毕竟这是华为第一次大规模招聘毕业生。到了1999年,华为又一次性招聘2000名大学毕业生。
从2001年开始,华为开始更加注重人才的质量,因此开始安排招聘人员进入全国著名高校招聘最优秀学生,准备将成绩优秀的工科硕士研究生,甚至是本科生垄断。这一次华为最终招聘了5000多人,外界一片哗然,纷纷称之为“万人招聘”。有很多人认为华为为了打击竞争对手,盲目垄断,只会造成人才的浪费。
尽管外界对华为的人才招聘举措褒贬不一,但是华为对于人才的垄断和招聘,实际上并不是为了单纯地打击和压制竞争对手,而是出于人才储备的需要,出于打造一支优秀人才队伍的需要。
如今,华为公司80%以上的员工具有本科学历,硕士、博士所占的比例也是逐年增长,虽然高学历并不意味着能力就高,但是高学历员工的知识储备量还是值得认可的,只要通过适当的培训和引导,这些知识将来可以转化成强大的生产力。
多年来,华为一直积极打造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确保他们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和推力,而这个人才队伍中实际上包含了华为公司三个人才梯队。
01黑天鹅梯队
诺基亚在短时间内走向毁灭,为华为敲响了警钟,在高科技领域内,由于创新速度越来越快,企业一旦不够专注,就可能会导致黑天鹅事件的发生,让一些潜在的对手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为了防止华为也成为黑天鹅事件的受害者,华为在每条产品线上都会组建两支队伍——“红军”和“蓝军”,“红军”是对某个流程进行规划的一方,而“蓝军”是捣蛋和纠错的一方,只要“红军”做出设计和规划,“蓝军”就会用“吹毛求疵”的态度,到处挑刺。正因为这两支队伍的存在,才让华为有效预估到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防止对手有可乘之机。
02预备梯队
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实现新老更替,“预备梯队”的存在就是打造接班人,在任正非看来,一旦管理者和一些骨干成员能力不足,或者无法适应新的环境,那么就很容易被淘汰。这个时候,就需要培养一批人才预备梯队补充上去,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思想、新的方法,确保企业基业长青。
03能工巧匠梯队
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华为的生产系统实际上是围绕更高更新的技术来打造的,因此技术型人才成为华为公司最看重的人力资源。为此华为公司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招收各种顶尖技术人才,并通过在国外建立精密制造中心,来吸引和培养高科技人才,借此打造一支更加专业的技术型队伍。
这三个人才梯队构成了华为立体的人才储备机构,使得华为公司在技术研发层面、管理层面、公司层面都具备了强大的后备力量,具备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曾经有一家研究机构就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很少有公司能够对华为形成威胁,无论是通信领域的竞争还是人力资源的储备,华为都会一枝独秀。
事实上,华为从1996年起,就在董事长孙亚芳的带领下开始打造人力资源体系,尽管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华为最重要的就是把产品研发好,把市场营销工作做好,至于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可以往后推一推。
但是在孙亚芳看来,华为公司如果没有了人才,它就和一个仓库没什么区别。而且没有了人才的引入和培养,华为的研发工作、市场营销工作都会受到影响,正因为如此,孙亚芳很快带领队伍投身到人力资源体系的建设工作当中去,并且形成了“选、育、用、留”的人力资源体系,这也让华为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迅速建立起竞争优势,所以在1996年后,华为迅速崛起,并且很快成为中国通信制造业的龙头老大,同时也为华为进军国际市场,成为最有影响力和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奠定了基础。
内容来源参考书目:《华为内训》黄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