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工的职责是将一种物品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从此于搬运的东西毫无瓜葛。回顾自己的读书经历,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做搬运工。翻了很多书,抄写了不少笔记,然后,就没有然后。
书到用时方恨少,并非是读的多与少,而是可用的东西太少。特别是在自己的专业发展路上,能够为自己的精神打底子,能够为自己的专业打底子的书籍,几乎为零。越读书,越觉得自己读书太少,见识太少,一种对自身学识贫乏的恐惧油然而生。特别是这两日的共读,更感觉自己读书的感受很多,却无法找到精准的语言进行专业的表达,更增添了自身的恐惧。
接纳自身的恐惧,认同自己的每一面,才会指引自己走向自我完善。我不完美,但我是完整的。
今日共读,首先明确两个问题:伟大事物是什么?如何彰显其魅力?
已经是第四次读这本书。每一次读到“伟大事物”这里,就会被卡住。似乎懂了,又说不清楚。表达不清楚,说明没有真正理解到。今天导师用诗歌《静夜思》举例,回到知识创生之初去体会诗人的兴发感动。用本次活动举例,感受《教学勇气》的共读魅力。本来有一点点明白,大家以道家的“返者道之动”为例,又把我弄糊涂了。
接受这种似懂非懂的状态。就如导师所说:“不要指望这样导读一次就把什么都读懂。”后期回去还需要继续读。经典书籍,常读常新。
接着的阅读,指向了教学勇气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求真于共同体,教学于共同体,学习于共同体,不再分离地生活。
仍然是朗读+提问+研讨+导读的方式。做一个导读者确非易事,不仅自己要对书籍有个人深刻的洞见,还要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众人的思考,在研讨的过程中不断追问,适时打断同一层级的研讨,进行总结引领提升。
早上就“如何组织老师共读”的话题请教郝老师,郝老师就谈到了导读者的重要。特别是组织者要善于借助于更大的共同体,来保证导读质量的提升。这三日的导读,就是最好的证明。
郝老师说:我这一次导读,是在结构化地讲,而不是抽出一章敞开讲。结构化就是这本书的底层逻辑。这次能不能读完不要紧,回去自己就能读懂。底层逻辑是提出一个怎么的问题,别人怎么回答?帕尔默怎么回答?他的回答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带着这种思维去阅读任何一本有价值的书籍。这本书的底层逻辑可以看目录之间的关系,导论提出分离,怎么做?找回心灵,克服恐惧,悖论视角,共同体模式,再阐述共同体,怎么去求真。另外的底层逻辑是学院派与一线老师的差别,底层逻辑不一样。另外一层逻辑上升到哲学的层次:现代社会唯科学,唯客观造成的人的异化,作者对此做了一个辩论,此书是在教育领域的一种解答和对话。这个是深层次的逻辑。这与我们一般的没有关系,是研究者的视角。如果把握这些逻辑,就会站得更高。共读过程中,还要带入一些思维模型,追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追问到本质。我们要善于问。包括经常提醒;注意逻辑,逻辑不清是对概念的内涵不清晰。如果是对大学生的导读,我会发资料,如论文,问题,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背景知识以及客观化的批判文章或者维护客观主义的文章等。我们还要有一个思维,对概念内涵有审辩,对日常概念的辨析,如意义是自身所具备的,价值是对人而言的。对日用而不察的概念进行区分。如:制度、机制、体制……
一边倾听一边记录一边思考:这样的啃读,不仅仅是对书籍的深度理解,更是一次认知升级和逻辑思维练习。三天的内容,需要回家细细咀嚼,更需要用学到的东西去实践。如果只是记住,仅仅是一堆信息,不是知识。读后需要不断运用,亲身实践,反思提升。
不做搬运工,不做空谈家,实践实践再实践,才算真正的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