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令网友们又惊又气。一位来自河南漯河的父亲大山(化名),讲述了他女儿小花(化名)一段令人痛心的经历。
今年12岁的小花,是一位6年级的小学生。她本来是一位非常听话的乖乖女,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是在5年级下学期,她父亲偶然间发现的一件事,令全家崩溃。
有段时间,大山发现小花总是起夜,他觉得有点不对劲。就要小花的母亲突击检查小花的房间,结果发现小花在深夜还在手机上与人聊天。
打开聊天记录一看,小花的母亲气得当场就要去打小花,幸亏被大山及时拉住。原来,小花偷偷地用4个手机,分别跟几个陌生男人聊天,而聊天记录则不堪入目。
后来据小花说,这些陌生男人是在快手APP上,一个短视频博主邀请他们到一个红包群里加的。这个群经常会发几毛钱的红包,吸引了很多人加入。之后不久,就有一个姐姐问她,“缺不缺钱花?有没有想买的东西?想介绍几个男性朋友给她们认识,只需要陪他们聊聊天就可以。”
就这样,他们私下加了好友。后来,这些男人就引诱她发身体隐私照。开始的时候,小花也不愿意,这些男人就会用红包、或者说一些情爱之类的话诱导她。小花就发一些胸部照片,或者更加隐私的照片给他们看。
还有一些名义上打着“动漫”的群,其实里面全部是聊一些不正常的内容。比如“组CP”“虚拟生孩子”“虚拟恋爱”之类的,甚至直接在群里发动态黄图,涉及X器官的图片等等。
里面的女孩大多数是一些小学生,男孩子则大一些,16岁左右。
当问及小花如何会认识那样的博主?小花的回答更是令人害怕。她说,他们班的女孩子都在玩这个。下课之后聊天全部说的是这些内容。开始的时候她就在旁边听,觉得挺有意思的。
而且,同学们都在玩,自己不玩,感觉跟同学们格格不入,跟他们聊不到一块。所以,就由同学们带进去了。
此话一出,真是全网震惊。“女同学都在玩”,多么可怕。据大山说,小花一般是在QQ里面聊。但孩子怕家长知道,都会设置成隐藏会话,不让家长看见。所以很多家长并没有发现。
大山最后说:他们平时是会对小花进行两性知识教育的,孩子还会出这样的事。而且,第一次发现,是在小花5年级的时候,当时她母亲气得要去打她,被大山拦住了。他对小花说:你在网上聊天可以,谈朋友也可以,但不能涉及隐私问题。
他这是给了小花最大限度的自由,也做到了尊重孩子。但是,小花后来还是犯了3次。
最后,大山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们到底该怎么做?
确实,这件事情引发的后果和社会影响都非常地恶劣,明显是有人有意操控。
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学校要加强教育和监管,早点发现问题,以免孩子误入歧途。二是某些平台的监管力度不够,审核不严,让犯罪分子钻了空子。监管部门要净化营商环境,保护消费者的隐私。
三是家庭,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家长要对孩子尽到教育责任,多关心、关注孩子的动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大山是一位很有教育观念的家长。在事情被发现的第一时间,他没有惩罚孩子,而是尽量跟孩子沟通,给孩子自由、尊重和选择权。
平时,家长还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更好地防患于未然。
首先,要教育孩子保护隐私。
我们中国人,大多数都很含蓄。羞于谈性,更羞于跟孩子谈性。可是,不谈不代表孩子不想知道。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早期,对性、对感情都处于懵懂时期。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都是非常神秘的东西。
家长不跟他们谈,他们就会想通过别的渠道去获得。有时就正好给了犯罪分子机会。而小学生对他们没有辨识度,很容易就被他们诱惑。稍不注意,就会引发不可控的后果,让孩子身心受到伤害。
所以,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跟他们坦诚地谈生理知识,告诉孩子,不能把身体给别人看,哪怕是照片,也可能会被坏人利用,发到网上,或者用来敲诈勒索,危害自己。
其次,教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在这件事中,最开始的诱惑是红包。小学生觉得,抢红包不需要付出什么,就能获得。觉得占到了便宜。
告诉孩子,贪便宜就会上大当,吃大亏。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相信在孩子刚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家长都会教他们,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其实这样的安全教育,要坚持到孩子有了自己的认识和判断为止。
孩子上了小学,他们的自控能力还是很低,有时抵制不了诱惑。所以家长平时要教育孩子,凡是陌生人送来的小便宜,一定要小心,里面会有大陷阱。
家长可以通过故事、绘本、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孩子不贪便宜,以免上当。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只有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才有可能听得进父母的话,父母才有可能在第一时间,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从而把可能出现的坏结果,掐断在萌芽状态。
听过一个国外的故事。一个初中的女孩对她妈妈说,她们班的女同学大部分都已经交到了男朋友,她也准备这个周末去参加一个开放的私人派对,然后像她的同学那样喝酒、交男友,因为她不想跟同学们格格不入,显得自己很不合群。
她的妈妈听后,笑着问女儿:“现在你那些朋友怎么评价你的?”女儿有些自豪地说:“他们都很佩服我。”妈妈继续问:“如果你也醉酒,然后随便交男友,你的朋友又会如何评价你呢?”女儿说:“他们可能会对我失望。”妈妈说:“那么,你现在还准备去喝酒、交男友吗?”女儿说:“哦,妈妈,我想我还是等长大一点吧。”
几个月之后,女儿悄悄地告诉妈妈,有个朋友说,最佩服她坚持做自己,不随波逐流。
在这个故事中,妈妈之所以能成功地引导女儿,是母女两个关系亲密,女儿有什么事都会告诉妈妈。因为她知道,妈妈不会随便指责她、批评她。
而我们很多孩子,总是想方设法避开父母,害怕父母知道。为什么会怕?就是因为之前的经历,让孩子觉得,只要是父母不认可的东西,自己就会遭拒绝、批评、指责,甚至是打骂。
所以,父母要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做孩子知心的朋友,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
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托举。家长和老师做好教育和监管,社会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三者合力,共同呵护孩子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