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光,是一种指引性的东西,它代表的是希望,是温暖。记得在很久以前,农村里也安装了电灯的时候,一般的家庭在院子里都会安装一只电灯,那电灯的度数并不大,昏昏暗暗的,一晚上都不会关,一是给自己家人照个亮,二就值得说道一下了:给那些行走在外的旅人,一个希望,就像在海边的灯塔一样,给予一份温暖,一份舒适。使得人们不会恐惧,不会害怕。这些年,随着这时代的进步,这样的小举措却是再也没有了,真是遗憾。
那个时候,没有感同身受过,还是不太懂。只有自己经历过,也才会明白,那小小的一撮光亮代表了什么。人都是趋向光亮,厌恶黑暗的,这是天性。
有人说,期望着外部的光亮不如让自己的心里有道光。当然,这个说法我赞同。可是心里的那道光,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形成的,我们何不先点亮外部的那道光,然后慢慢的去引导呢?
杰听完哥哥讲的故事,抬起头,眼睛不由得朝着碗柜的方向瞟了几眼。在碗柜的底层,有一桶用白色塑料壶装着的散装白酒,有些坚定意味的暗暗发誓,酒竟然这么坏的吗?我这辈子绝对不去碰它!
很多年以后,一直到成年的时候,杰还真没有喝过白酒,记得在十八岁的时候,父亲给他倒白酒,让他陪着自己和一酒盅的时候,杰也没碰过,这应该是那时落下的病根吧。
村里的大人都说杰是个有主意的人,不仅有主意,还贼正。那是一个曾经同村子里的四叔说的,那年四叔送自己家的女儿去秦皇岛读书,回来时路过,在杰家里做客时说的。
那是的杰有些懵,自己的主意正么?杰不禁陷入到过去的回忆中去,好像是有的吧?
记得有一年,杰与小伙伴出去玩,大家都在玩那种叫做钻天猴的烟花,杰没有,就从家里偷了盒火柴,把火柴上的火药剥下来,攒在一起,点着,就为了看那一刹那的美丽火光。一个人也是自得其乐的很,玩烟花的时节大都是在年根上了,也只有那个时候,家长才会买烟花。
大冬天的,基本上都是四五级的西北风刮着,想点火在空地上可点不着,只有背风的地方才行,每个家庭都是前后有个大院子,插着篱笆的墙,要想在房前屋后来点火,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垛在篱笆边上的干草垛了,那东西的高度差不多像座山,正是挡风的好地方。
那时的孩子们只管好玩,哪管危险不危险的。杰只记得,点完火柴上的火药,就跑了,好像是来了一群白鹅,见着杰就叨啊,被一群白鹅撵着跑的。
说起鹅这种家禽,实在是有趣的很。一般的家禽都是怕人的,只有鹅会追着人叨,不过当人一躲起来,鹅就找不着目标了,它们的视力好像有些问题。杰躲在两个草垛的中间,待鹅走了就往家里走去,当时杰记得临走时还回头看了一眼,见到一支钻天猴落在了草垛上,有一缕细细的烟袅袅升起来,杰没当回事就走了。
杰在快走到家的时候,见到一群小伙伴跑向了家里,不一会儿,父亲就跑了出来,还瞪了杰一眼,这一眼可把杰吓坏了,走到家门口的时候又碰到了大哥伟,伟恶狠狠说,“等爸回来的,不打死你。”这话可把杰吓坏了,匆匆忙忙的跑进屋里,母亲正在包包子,手里都是面粉,看了杰一眼没有说话。杰叫了一声“妈!”母亲没有理杰。
杰从碗柜里拿起个干粮就又跑了出去,想往外跑,可是远远的有声音从远处传来,听声音是往家里来的。杰四处看了看,没有人,就跑到屯粮食的的房间里躲了起来,这是一个厢房,平常没人来,就是放了些粮食种子,还有农具,和一袋袋的玉米脱完粒的玉米瓤。杰有些饿了,把手里的干粮吃完,就靠着那些玉米瓤睡了过去。
杰是被菜包子的香味给馋醒的,可又不敢回家,吓得瑟瑟发抖,哭了一会儿,就又睡了过去。隐隐约约,杰好似感觉大哥伟来抱了一些玉米瓤出去,一会儿又感觉有人把自己抱到了炕上。或许是闻到了包子的香味,或许是火炕的温暖,反正杰醒来的时候就坐在炕头上,父母亲看到杰醒来,都不说话,只是吃着手里的包子,母亲从桌子上还拿了个包子递给杰,杰小心翼翼的接过包子,看着父母,发现父母就是不说话,只是吃着手里的饭菜。也许是真饿了,也许杰没有感觉到危险,杰也吃了起来。
那天,父母什么也没有问杰,也没有打杰。第二天也是什么也没有发生。多少年以后,这些个零碎的记忆,却是一直回荡在杰的脑海里。那多少年以后,从哥哥的嘴里还有父母的零星的谈话里,却都是认为是杰点了那个草垛。
杰知道自己没有做过,他坚定的如此认为。要说后遗症么?还是有的,就是每当杰闯了祸,从不回家,会去外面躲起来。这应该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吧。